熱門:

2020年9月3日

林艷虹 幼小學府

保良局林丁麗玲幼稚園暨幼兒園 混齡教學 體驗與實踐關愛精神

位於紅磡家維邨的保良局林丁麗玲幼稚園暨幼兒園,收生對象為2至6歲小朋友,全校共210個學額,人數為保良局旗下幼稚園之冠。

鄒凱鈴校長表示,該校最大特色是採用混齡教學,將預備班及幼兒班、低班及高班融合上課,在老師指導下互相認識,共同遊戲和學習,學會尊重、照顧和關懷不同年級的同學。

校內推行開放式教學法,劃分五大區域:探索區、音體區、視覺藝術區、傳情達意區及動感區,學生每天輪流到各區域上課和進行自由遊戲,培養探索與自學精神。

訪問在音體區進行,即是平日小朋友學習音樂及舞蹈的地方。踏入該區,一道在戲院熒幕常見的紅色簾幕出現眼前,鄒凱鈴校長慢慢揭開,原來裏面是一面巨型全身鏡。「這是今年新增的,期望將來復課,學生回來進行舞蹈活動時清楚地跟老師做動作,而且看着鏡中自己的表現,會較開心。」

音體區除了常見的鋼琴及非洲鼓,層層木架擺滿中西樂器,較大型的有結他、柳琴、小提琴、二胡等,主要是老師用作樂器介紹和示範。鄒校長指小朋友最常用的是敲擊樂,例如三角鈴、手搖鈴、響板、沙槌等,老師按不同年級學生的需要而安排不同樂器,譬如初幼班多用響板,學習簡單節奏,高年班可配合肢體動作學習手搖鈴等。

鄒校長接着帶領記者到近門口的動感區,小朋友可於室內或室外進行體能活動、自由遊戲,發展小肌肉和學習群體生活。其中,室外空間色彩繽紛,以鮮艷花卉盆栽點綴,學生有份參與牆身圖畫創作,他們玩得開心之餘,也會有歸屬感。

自選學習內容

旁邊的傳情達意區主要學習語文,訓練幼兒的聆聽、說話、寫作及閱讀能力。另外,探究區一幅仿真叢林的牆壁,最吸引眼球,加上四周綠葉布置及雀鳥公仔,令人恍如置身大自然,鄒校長介紹:「探索區主要包含數學、科學與觀察自然元素,提供豐富具趣味的活動,例如認識雀鳥的生長過程,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引發他們對事物和現象的探究興趣。」

最後是視覺藝術區,區內和走廊各有一道可抹走筆跡的透明牆身,用作環保「大畫紙」給小朋友發揮創意,繪畫後老師利用iPad拍照留念,非常環保。「另外,我們因應各年級小朋友年齡,提供適合的勞作素材,例如初幼班多使用粗蠟筆、紙黏土、麵粉糰創作,高班用幼身蠟筆。」

鄒校長表示,學校給予足夠時間和空間,讓小朋友選擇自己想學的內容,強調小朋友自主學習。「近兩年自由遊戲時間,讓小孩透過日常環保素材,包括廢紙、大紙箱、水樽、鋁罐等,與同伴一起構思遊戲活動如自由障礙賽,然後一起挑戰,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信心。老師屬輔助角色,只會從旁觀察、適時提示,不會干擾他們的設計內容,減少規範,讓他們自由創作。」

她強調小朋友於過程中分有plan(計劃)、do(行動)及 review(評估)3個步驟,先由學校提供設施素材,學生自由計劃。「例如障礙賽,他們可以小組形式或自行設計再邀請其他人一起玩。最後由老師評估總結,分享觀察所見所聞。正面讚賞小朋友哪些做得好、有什麼可改善,重整小朋友學習內容。」

留意回校表情

幼兒工作者必須細心、具觀察力,她笑一笑說:「每天留意小朋友回校時表情,看看有沒有扁嘴,如果看似不開心,老師上前了解他是否有心事?可能是與家人有爭執,心情不快,最重要讓他們靜下來,紓緩情緒。有些小孩害羞,害怕與人溝通,老師找他們熟悉的小朋友,邀請他一起玩。混齡教學的好處是有高班哥哥、姐姐鼓勵年幼學生,一起跳舞、玩遊戲,很快跳出負面情緒。」

鄒校長於2017年加入學校,接任成為第二任校長,每天早上與小朋友、家長打招呼,回應家長查詢,留意早餐安排,然後觀察小朋友學習情況,再處理學校日常行政事務。

「大人對小朋友的成長很重要,希望盡能力幫助他們。每個小朋友都是父母的寶貝,也是老師的寶貝,家長交託給我們,是對學校信任。學校宗旨是讓小朋友自由選擇所學的內容,老師透過提問方式,引導他們思考和好奇,培養出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心態。無論是校長或老師,我們都透過專業知識,啟發每個小朋友的獨特個性,提升他們能力。」

鄒校長本來從事文職工作,卻發現自己喜歡與人接觸和交流,機緣巧合下加入保良局旗下幼兒中心當替工,邊工作邊修讀幼兒教育課程,然後投身幼兒教育界,眨眼21年,她笑言每年新生入學,感覺最深刻。

「記得第一天當幼稚園老師,有位首天上課的小孩要我抱抱,一直攬住我喊。從此令我關注新生回校的情緒狀況,特別是兩三歲的小朋友,通常一坐下便哭,校長和老師用盡方法,紓緩學生情緒,讓他們盡快投入校園生活。即使成為校長,遇到不停喊的學生,也會拖着他們從旁安撫,有時要哄學生午睡。」

要小朋友不哭,她指透過簡單遊戲,分散他們注意力就可以。「簡單一張紙,玩大風吹,或飄紙碎出來,小朋友會開心。又如吹泡泡、玩泡泡槍,老師再用泡泡來講故事,令小朋友產生好奇,忘記哭泣。所以大人有一定幻想力和耐心,相信更容易跟小朋友溝通。」

普遍家長痛錫子女,甚至過度保護, 令新一代缺乏自理能力。「曾經見到高班小朋友抬高腳,要家長換鞋,但看到校長老師在旁,立即收回腳。其實他們不是無能力做,而是愛依賴人。我常建議家長別過分保護孩子,要讓小朋友學會換鞋,讓他們嘗試探索新事物。看見小朋友與其他小孩互動,別那麼快介入,才能令他們建立社交溝通能力。」

入學沒有面試

該校學生主要來自九龍城、黃埔家庭,以及區內工作的家長。疫情下,她坦言新學年收生數字有輕微影響。「幸好學校於區內有一定口碑,畢業生弟妹會選擇入讀,而且我們以有教無類作為辦學宗旨,沒有面試。」

以往開學首兩星期為「新生適應周」,今年改為網上授課,她表示現時每星期聯絡家長兩次,了解小朋友生活習慣。校長和老師通過視像跟新生打招呼,輕鬆傾談,然後做小遊戲、唱歌、講故事,讓他們早日認識校長和老師。

「網上授課方面,部分為視像教學,部分是拍攝片段,讓家長有兩個選擇。針對小朋友專注力難集中,視像教學以4至6人小組形式進行,而特殊教育需要小朋友則提供一對一個別學習支援。另外會派作業及遊戲紙,由家長到校領取。」

她特別介紹去年11月推出的「勇氣小果籽」獎勵計劃,包含一本挑戰記錄冊,由學校設計不同範疇的活動,讓小朋友完成任務,例如肌肉活動,教導小孩在家拋紙球練習小手肌。語言方面,教小孩按指示與家人互動,增進語言能力。

 

「過去安排幼兒走出課堂學習,參與社區活動如參觀博物館、戶外探索等。現在老師不停構思新的視像片段來吸引學生,例如邊行邊拍攝超級市場實景,回來跟小朋友互動,讓學生認識超市及食物金字塔。」

至於今年小一銜接,由老師與K3學生及家長透過視像方式做小一適應簡介,同時駐校社工會為小朋友作小組情緒輔導。「最重要調節小朋友心態,集中教小孩有關生活治理事項,例如如何正確佩戴及脫口罩、清潔雙手和去廁所,減少升小學的心理壓力。」

她期望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具良好品德的人,懂得尊重父母,尊重別人,愛護師長朋輩。「最重要在沒有老師教導下,依然保持興趣、自主學習精神,遇困難不會退縮,有勇氣面對逆境,迎難而上。」

 

保良局林丁麗玲幼稚園暨幼兒園

學校類型:非牟利、學制:全日制

創校年份:1994年、教師團隊:38

校長:鄒凱鈴女士、教學語言:中文

學生性別:男女

 

撰文 : 林艷虹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