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7月14日

陳仲謀醫生 身心掃描

心理再調整:迎接新冠反彈

香港政府的防疫機構似乎已定性本地出現了「第三波爆發」,因為上星期開始接踵而來,紛紛有社區的感染群組:粥麵店、茶餐廳、的士司機和老人院舍等。7月伊始,感染數字由零增加至單日的幾十宗,不禁使市民有點措手不及。最令人擔心的是很多確診的個案都未能查出感染源頭,所以部分專家認為,香港的防疫措施應該立即還原基本步,令不少市民有晴天霹靂的感覺。

其實,香港隨着疫情的變化,採取相應的放寬措施以恢復正常的經濟運作是無可厚非的,但當然要承受風險,社會重開就必須有這種心理準備。全球各國面對防疫和開放經濟都陷於兩難的局面,大家都是摸着石頭過河,一兩次不慎滑倒,縱然受傷,也不應氣餒,要有繼續向前行的信心,不過就要加倍小心,步步為營。

有報刊認為近期的疫情是「小小遍地開花,情況不容樂觀」,香港或者已出現「第四代傳播」。但是根據WHO的標準,全世界第一波的疫情還未到頂,因為總體確診人數的增幅比前急劇加速。全球國家的總感染人數已超過1300萬,死亡數字直逼60萬;美國、菲律賓和日本東京的確診數字都創單日新高,澳洲維多利亞省的感染數字突然飆升,迫使新南威爾士及比鄰各省都封鎖邊界;塞爾維亞首都爾格萊德因政府再度實施封城,引起群眾憤怒,觸發激烈的暴動。

香港的疫情相較於其他地方可算是「小巫見大巫」,但我們當然不能自滿,以免重蹈別人的覆轍,現在社區出現小爆發正好是一個及時的警號。現時的疫情似乎是病毒傳播有死灰復燃的跡象,COVID-19之難以應付,在於很多人在感染之後可以完全沒有徵狀,在社群中來往穿梭,成為「隱形播毒殺手」。香港之所以能保持十幾二十日的「清白之軀」,是由於幾乎全民佩戴口罩。6月21日,大家趁疫情減退,政府放寬「限聚令」;7月初,很多市民獲得一萬大元的意外之財;六合彩又恢復攪珠,於是市面重現歌舞昇平,大小食肆人頭湧湧,有人稱之為「報復性的消費」,而「社交距離」和其他必須的守則被完全拋諸腦後。街頭巷尾,可見的不單是杯盤狼藉、口沫橫飛的奇景,而肆無忌憚相擁嬉戲者更屢見不鮮。

提防「精神海嘯」

這實在難以苛責市民對防疫措施的鬆懈,因為經過半年有多的節制,部分人都身心俱疲,在酷熱天氣的籠罩下,一時大意疏忽是人之常情,這顯然是「集體防疫疲勞」的現象。無可否認,港府在防止輸入個案可能感染社區的措施存在不少漏洞,同時衞生當局又遲遲未能落實專家的建議:每天最少有7500個病毒測試(檢查率約為千分一),以截斷隱形的傳播鏈。因此,病毒「再見」於7月艷陽天的預測一直甚囂塵上,少數有識之士早有心理準備,並加緊防疫措施。

所謂「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政府從7月11日開始回復以往部分的限制措施,相信沒有太多人有異議,但要重新過艱苦的日子,700多萬市民豈不能搖頭嘆息呢!《左傳》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市民無奈要走回頭路,在心理上一定不會好受,亦會影響他們對疫情的態度,可能由樂觀轉為悲觀。

普遍認為要鏟除COVID-19在世上作惡,有效的疫苗和醫治藥物的面世是先決的條件。但最樂觀的估計,疫苗最快都要本年底或明年初才會研發成功,而在這個「空窗期」,特別是北半球的冬天來臨時,第二波的疫情極有機會出現,形勢或許比現在更嚴峻。另一方面,有些專家指出病毒不斷變種,人類可能永遠找不到針對性的疫苗,遑論將之一舉殲滅,就如愛滋病(HIV)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肆虐全球,美籍華人何大一發明「雞尾酒療法」,自1996年以來大大減少了HIV病人的死亡率,並於2014年研究出突破性的免疫新藥,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未能消滅愛滋病。所以,COVID-19有機會和HIV一樣,長期「與人共舞」。

港人應在各方面都作出充足的準備,接受比想像中更嚴格的生活限制,不但不能於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玩樂,要長期停課和在家工作,還擔心不斷增加的經濟壓力,因為特區政府無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全面向市民和公司發放津貼。在這種形勢下,一定會引起不少市民的焦慮和抑鬱。前世衞總幹事陳馮富珍和英國皇家精神學院的前任院長,不約而同公開呼籲有關當局要注意疫症中人們的精神健康,提防「精神海嘯」。

2003年的SARS只持續了幾個月,今天的新冠肺炎何時結束?可能是遙遙無期!起碼在漫長的黑暗隧道中仍未見曙光,加上去年的社會運動更有新增的政治態勢,市民不安的情緒在日積月累下,或者有可能打破17年前的自殺紀錄,這是無人願意見到的現象,亦是精神健康業界要全力防止的威脅。

「蘋果」保持健康

筆者在本專欄中曾多次闡釋在防疫期間保持精神健康的方法。不過,在此不厭其煩地簡單重述「一日一蘋果,精神健康好」的法門:

A(Acknowledge,認知 ):知道心裏存在疑惑不安;

P(Pause,停一停):不要立即反應,讓自己安靜下來;

P(Pull back,撤退):讓自己明白擔心也沒有用,事情未必會這麼壞;

L(Let go,放開):使內心焦慮情緒浮出體外;

E(Explore,探究):放鬆心情,將注意力放在另一方面(令人快樂的環節)。

上述鬆弛神經的步驟和現在相當流行的靜觀(Mindfulness)異曲同工,其實兩者都是源於古代的靜坐和冥想。

筆者認為鼓勵市民要有正向思維和樂觀態度,可能流於空談,建設性不大。當然,我們切勿有無謂的悲觀情緒。在這個紛亂的世情下,我們不妨尋找古人的智慧,解決當今的問題。中國的道家思想,就有所謂「達觀」:擴闊視野,開拓事物的各種可能性;達到儒家仁人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境界;最後成就「施比受更有福」的博愛精神,建構健康的精神素質。

未來人類所面對的不單止是惡疾橫行、環境破壞和戰爭的威脅,還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災難,如果我們缺乏健康的精神素質,勢難克服將來的挑戰。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精神健康非難事,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