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6月16日

張綺霞 訪談錄

疫情下家庭暴力增加 社福界 講實情 教預防

疫情期間,世界各地的人都留在家中,因此也出現不少家庭摩擦,外國發生不少家暴和虐兒的個案,政府甚至需要另租酒店作為臨時庇護所,早前台灣藝人紛紛在網上呼籲關注虐兒,在香港,專門處理家暴問題的社福機構,求助個案也急增,這次我們訪問了和諧之家和防止虐待兒童會,分享疫情期間的變化和防止暴力的方法。

和諧之家求助大增 庇護中心床位爆滿

和諧之家有全港單個床位最多的庇護中心,共有73個床位專門收容受虐婦女和小朋友,總幹事李劉素英表示,今年頭4個月透過熱線求助的個案大增,「2月至4月更錄得20%的增幅,當中很多都因為疫情衝擊家人關係。」而庇護中心入住率也創新高,許多人因為逃避家中的肢體暴力而遷入,4月下旬,庇護中心已爆滿,其他機構的庇護中心也接近飽和,而5月份單是頭半個月,已收了以往一個月所收的人數。「雖然我們也不希望床位被住滿,增加感染機會,但需要入住的個案實在很多。」

 

她強調,家暴受害人很需要短暫的住宿空間,讓各人先冷靜下來,尋求解決方法,但目前相關床位不多,全港只有200多張,至於虐兒、虐老、男士受虐等宿位更少,她預計,如疫情持續,經濟惡化,有更多家暴個案出現,將無法容納這些求助者。「今年的數字應該維持高增幅」。早前社署已約見婦女機構談論相關問題,她希望政府可多增加資源。「暫時安排酒店作臨時庇護單位,也多趁這段時間做一些教育宣傳,不要等到問題發生才處理。」

每年和諧之家都收到200多個婦女的求助個案,很多都是忍受家暴多年才求助,約兩成是受虐3至7年,近三成是受虐7年或以上。很多到真的出現嚴重受傷,要送院治理,甚至是發生家庭慘劇時,這些個案才浮面。和諧之家很希望能做到及早預防,因此近年他們設有流動的情緒教育車,進入學校接觸學童並進行篩查,看有沒有隱藏的家暴個案。「我們一年接觸2000多個學生,發現都有四成學生的家庭有衝突,甚至有暴力、受虐的情況。其實家庭暴力很普遍,但一直不被關注。」

家庭暴力可分為三大類,最明顯可見的是身體暴力,「如掌摑、打手腳、扯來扯去、拖出街、用剪刀或刀等利器攻擊,甚至是讓人窒息的叉頸」。性暴力因為污名,比較少相關求助。言語和心理暴力不可見,但同樣有很大影響,「例如說,我會殺掉你、會傷害孩子和家人、經濟封鎖、禁錮你,或者威脅不幫你的簽證做擔保續期。讓受虐者情緒很受困擾,失眠、焦慮和抑鬱。」

防疫態度引發嚴重爭執

八成向她們求助的家暴受害者都是女性,他們也設有男士和小朋友的求助熱線,但求助的人相對少。男尊女卑的文化、施虐者敏感而暴躁的性格、酗酒吸毒等成癮行為、經濟問題等,都是常見導致家暴的成因。疫情期間,較多的求助是伴侶之間的嚴重爭執,「起初很難買防疫用品和口罩,有長期病患或比較喜歡乾淨的,會變得敏感和緊張,加大衝突的機會。」而不能外出上學上班,摩擦也增加,簡單如一天要擦幾多次地,漂白水要1:49還是1:99也可演變成嚴重爭執。他們也收到家長求助,說太煩躁有打孩子的念頭,尤其是住在劏房中有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家長也覺管教困難。

經濟轉差,失業情況普遍,情緒影響下容易出現肢體暴力。他們最近接收到一個個案是,作為經濟支柱的女兒因失業壓力,出手打媽媽和傷殘的妹妹,最後媽媽和妹妹暫避宿舍。也有丈夫因開工不足長期留家,與新移民妻子就消毒問題不斷摩擦,更出手打她,讓她手部受傷,去醫院求醫時被查問才揭發。妻子住進庇護中心後,大家冷靜下來,認為溝通方法出了問題,夫妻決定重修舊好,並接受婚姻輔導。

李劉素英表示,疫情下求助個案雖多,但不算嚴重,三分一求助者住進庇護中心一星期後,也會選擇回家。而受虐婦女有時也會受家暴文化影響,體罰孩子,「我們也看到宿舍中婦女會打小朋友,但我們是一下都不能容忍,如果留意到,會勸喻提醒,甚至是報警和帶小朋友驗傷。」

曾遭受或目睹家暴的孩子,無力和焦慮等感覺都很重,成長帶着創傷之餘,甚至會把暴力行為重複。他們為這些兒童設立遊戲治療小組,幫他們抒發壓抑了的情緒。「有小朋友常目睹爸爸拿刀要挾媽媽,害怕之餘,自己不自覺也會用暴力,例如我沒有理睬他,就動手打我,要求關注。在什麼環境長大,孩子的行為、言語、情緒就如印水紙印出來。」

李劉素英在八十年代成為社工,有20多年家庭服務經驗,她感嘆,社會和政府常等到倫常慘案出現才關注和投放資源,「始終是太遲」。她表示,許多議題倡議多年,但政府遲遲未回應,唯有努力申請不同資金和商業贊助,希望及早從源頭着手預防,並紓緩宿位緊張的壓力。

撰文 : 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