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4月4日

伍懷璞 國學與生活

「1918大流感」啟示

古謂:「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如今,新冠肺炎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範圍之廣,堪比「1918大流感」。筆者認為,我們可從以往的重大疫情中,汲取經驗和訓教,有助此次疫情防控。

在東西方歷史上,天花、霍亂、麻疹、流感、鼠疫等,都曾給人類帶來慘痛的傷亡。東漢名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對當時發生的瘟疫情況記述道:「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作為名醫,在一次疫情中,其家族二百多人,不到十年,死亡三分之二,而其中七成死於疫病,普通家庭則更是悽慘,當時的中原地區,「家家有伏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聲,或合門而亡,或舉族而喪」。瘟疫的發生所造成的傷亡可見一斑。

歐洲方面,據統計,在1347至1351年間,爆發黑死病,造成約7500萬人死亡,使歐洲喪失了30%至60%的人口。在交通不發達的時代,瘟疫僅限一地一域,而隨着連接世界各地的鐵路和郵輪的出現,瘟疫傳播的範圍更快更廣。而上一次席捲全球的大瘟疫「1918大流感」,距今僅有102年。

頭號「致命流感」

「1918大流感」,又叫「西班牙大流感」(英語:1918 Flu Pandemic),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流感,其致死規模僅次於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這場疫情起始於1918年,結束於1920年。

這疫情爆發時,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這場戰爭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死亡,2000多萬人受傷。而這場瘟疫所造成的傷亡,卻遠高於此。這因當時交通已開始便利,病毒可通過郵輪和鐵路,僅用半年時間,已傳遍世界各個角落,這在沒有航空運輸的時代,已是非常之快了。在當時,僅有南美洲亞馬遜河口的馬若拉島,是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據統計,這場瘟疫中,當時全世界17億人口中,10億人感染,約5000萬人喪生。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在當年11月結束,據說也是受疫情影響,各參戰國已無額外兵力再戰。

流感對參戰的雙方都造成重創,據統計,英國多達25萬人死亡,當時的首相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也感染此疫;法國超過40萬人死亡;德國死亡人數在23萬以上;最為慘重的是印度,死亡人數多達1200多萬人。

年輕人易受感染

「1918大流感」感染者往往會有兩種症狀。一是快速死亡,此類感染者的發病特徵是高燒、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短則幾小時,長則幾天內死亡;二是症狀比較平緩,初時與普通感冒無異,久則會使肺部感染導致肺炎。目前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老年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偏高,與此不同的是,「1918大流感」也易感染年輕人,20至40歲的青壯年死亡率也很高(圖表)。這一不解之謎困惑了科學家多年,最終通過DNA重組技術,或可解釋這一奇特現象。年輕健康的成年人免疫系統較強,易產生「細胞因子風暴」,即免疫細胞大量活化,引發細胞因子和炎症分子大量、快速釋放,這種快速反應會使人體出現超負荷狀態,進而出現嚴重炎症和肺部積液,增加繼發感染機率。「1918大流感」病毒會引發強烈的免疫系統應答,產生「細胞因子風暴」,因此不同於其他易感染老人和小孩的流感,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也成為此次流感的重點攻擊對象。

「1918流感」啟示

「1918大流感」的傳播大概有三波。第一波為1918年春季,第二波為1918年秋季,第三波為1919年冬季至1920年春季。大流感結束,也不是人為控制的,而是自動消失了。有學者稱,這是因病毒已將能感染的人都感染了,然後就消失。今次新冠肺炎,因交通發達,全球旅行的便利等,傳播速度遠快於「1918大流感」。若是在防疫不力情況下,其造成的衝擊,恐怕會不亞於「1918大流感」。

如今,發達國家的衞生系統也不堪重負,而貧窮國家和戰亂地區,或將有數百萬人付出代價。據聯合國專家稱,今次疫情,世界上有30億人無法獲得自來水和肥皂,這是抵禦病毒最基本的武器。現在世界必須加強合作,病毒面前,除非所有人都安全,否則沒有人真正安全。如今遏制新冠肺炎傳播的機會已經錯失,目前僅能依靠政府與民眾的配合,控制疫情的進一步傳播,加緊疫苗和特殊藥的研製,及早消除疫情,以免造成更大的傷亡。

據WHO統計,在過去10年中,75%的新型傳染病病毒來自動物。因此,人類如何與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相處,恢復和保持健康的生態系統,則是減少傳染病的有效方法。同時,建立起完善的體系,以求快速的發現、預防、監測、控制和減輕新發傳染病,則是減低傳染病,帶給人類傷亡的有效方法。

筆者引述,法國著名記者勞拉.斯皮尼(Laura Spinney)在《蒼白的騎士》一書中寫道:「大流感結束後,抑鬱和疲勞感似乎席捲全球。今天,我們可稱其為『病毒後疲勞症』或『病毒後綜合症』。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還不多,但似乎對生產力和經濟的復甦產生了明顯的拖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人們將面臨其他一連串重大的問題。

撰文:伍懷璞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