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2月26日

張綺霞 訪談錄

香港廁所協會副主席熊志權 不畏骯髒糞渠 拆解播毒陷阱

青衣長康邨事件後,大家都「聞廁色變」,17年前病毒透過污水渠廣泛傳播的恐懼回憶,又再被重新喚起。香港廁所協會副主席熊志權(Henry)卻毋懼病毒,走入鄰近單位視察,解答傳媒的廁所疑難,又繼續巡查各區公廁,確保通風衞生。

從事廁所及水喉工程57年,他已經練就不畏骯髒的心態,更成為收藏各式各樣廁所的廁所迷。沙士後,他與幾個朋友成立廁所協會,走遍十八區,選出最好和最需改善的公廁,成功加快政府將問題公廁重修。為幫助協會推廣女性尿斗,他更在媒體面前親身示範用法,一點也不尷尬。無論下班還是去旅行,他的興趣都是去視察廁所,旁人覺得他奇特,他卻理所當然,「做這行喜歡這行,自然有歸屬感。」

在熊志權的辦公桌上,擺放着各式各樣的小陶瓷廁所,全是他從世界各地旅行蒐集回來的小擺設。今天熱愛廁所的他,小時候卻連陶瓷馬桶也未見過。3歲移居香港,在新界農村中成長,廁所只是簡陋的茅廁,一間茅屋,中間挖一個坑,上面搭兩條木,蹲在上面,所有排泄物都掉到坑中,坑中一大堆排泄物,是農民儲起用來施肥用,有時更看到有糞蟲在中間穿梭。

他是家中最大的孩子,成績不算好, 中學未畢業就輟學工作,幫補家計,16歲開始從事廁所工程,一直做到現在73歲,依然沒有停下。人人都嫌廁所工程骯髒,他卻深信「寧為雞口,莫為牛後」,愈少人做的,愈多人需要。從什麼都不懂的學徒做起,再考進理工學院,學習衞生及樓宇工程,畢業後進入了本地一所大型水務工程公司工作,後來自己創業至今。

他笑言,自己和所有人一樣,其實都怕骯髒,「處理爆渠時,真的會心寒,黃金萬両,噴灑到四周都是,但愈怕愈要做。」有次大廈天井爆渠,屎水從高層噴出,要穿過如雨的排泄物檢查喉管,最後淋得一身都是,下班後,他在公眾浴室洗了一遍,回家又洗了一遍,才覺得乾淨。問到可害怕水中的細菌,他說:「做什麼也有風險。」雖然有時候也覺得難受,但他坦然地說:「總要有人做。」

檢視全港公廁

日久失修、使用不當、安裝缺陷,都會引致堵塞、爆渠、病菌入屋等問題,但廁所這範疇很多年來都未受重視,外國有專門的Plumbing engineer,更有相關學會,但香港一直遲遲未出現,直至沙士,大家才發現水喉和水渠的設計,分分鐘關乎人的性命。

有次到北京參加WTO的研討會(不是世貿,而是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他認識了多個來自香港朋友,如理大教授邵健偉,大家都想為這範疇做點什麼,尤其是改善本地公廁的衞生情況。後來他們找上前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傳染病學專家勞永樂醫生,一拍即合,廁所協會就此成立。開宗明義,不怕「個名有味」。「如果用隱晦的字眼,如衞生用具,大家都會不明所以,我覺得不需要隱瞞,就是要跟廁所有關,這是每天大家都要去的地方。」

協會成立第一件事,就是檢視全港公廁,舉辦最佳和最需要改善的公廁選舉。選舉被傳媒廣泛報道,也為政府增添不少壓力,公廁設有長駐的清潔工、提供廁紙減少淤塞,都是從那時開始。

5年前,勞醫生患癌,協會頓失支柱, 工作一度停頓,但在病榻時,勞醫生仍念念不忘最近巡查過的公廁,讓一眾成員記在心中,在他過世後,一眾成員決定繼承其遺願,再度舉辦公廁選舉,也定期巡查,向政府反映意見。

雖然推動廁所改革多年,但他指出, 本地共798間公廁仍有很大改善空間。早前政府公布拿出6億翻新其中二百多個,進度緩慢,但民間聲音也能成為力量。例如之前他們選出鴨寮街公廁為「急待改善」,十個廁九個壞,沒有人修理更垃圾滿布,臭氣熏天,消息發放後,公廁就極速關閉,重新裝修,一年後開放,終於回復可接受水平。「如今我們都一個月去視察一次,都能保持乾淨。」他感嘆,每次都要等到不少投訴,才能有所動作,「為何他們不可以主動改善?」

強化如廁禮儀

雖然如廁禮儀需要透過教育,但硬件往往會影響人們如何對待廁所。漂亮的廁所總是乾淨,陳設欠佳的廁所總是恒常地臭。如青嶼幹線上的公廁,雖然經常接待大批中國旅行團,但本身通風和間隔都做得好,長年都很乾淨。他們曾訪問其中一些剛如廁完的旅客,對方坦言,看到廁所如此漂亮,也不忍心弄髒。熊志權解釋:「如果一進去已經很臭很骯髒,連沖水龍頭也是壞的,大家都會隨便使用,匆匆就走,也顧不上乾不乾淨了。」

人們很多時把維持廁所乾淨的責任推給清潔工,他則認為,需要從更多方面去看問題,例如廁所本身缺水、滲漏、淤塞,清潔工都無法處理。就算有時視察廁所發現清潔工沒有常駐,他認為不是一個人的問題,也是因為管理層巡查不足。他也特別點出,不少清潔工的工作環境差,要屈坐在塞滿紙巾工具的小小儲物間中,更要在這炎熱、潮濕、狹窄環境中聞着臭味吃飯,「很不理想。」因此他們主張新建的公廁要設計員工休息間。「這也不是很困難的事,看有無心去做。」

從事廁所工程多年,有時他單憑臭味已經找到問題所在:「有時是糞便味道,有時是黴味,有時是糞渠爆了,有時是動物死了有腐屍塞住,有時是食物殘渣塞住,不同的腐壞氣味都很有分別。」

他認為,就算做的工作是人人厭惡的廁所,也要敬業、樂業、專業。因此他愈做愈快樂,更成為廁所迷,收集了不少廁所相關的古董,更曾以「廁所博物館」為題展出藏品。每到一個地方旅行,他第一件事就是拜訪當地廁所。

印度和中國大陸的廁所最讓他難忘,沒有遮掩,沒有間隔,只有中間一條坑,所有人都蹲着大小便,大家都看到大家,坑上充滿不同人的排泄物,臭氣讓人很難受,只偶爾有水箱自動放水沖過坑道,卻也帶不走多少。雖然近年中國提出「廁所革命」,有些廁所硬件的確做得很漂亮,但他卻發現當中仍有煙頭垃圾無人清理,而且簡陋廁所仍為數不少。

考察世界廁所

至於人人稱頌的日本公廁,他卻不甚認同,指出一些天橋底廁所也骯髒不堪,估計是因為日本男人喝醉酒後隨處便溺。而廁所平均最讓他滿意的,是新加坡,除了因為當地不沖廁要罰錢,令公民普遍都有保持潔淨的意識,不少廁所都設計了自動沖水系統,而且也放滿盆栽,環境衞生舒適。最讓他難忘的,是一個直面蔚藍太平洋的廁所,被綠色植物包圍,四周更有柔和音樂,他一邊上廁所,一邊欣賞海景,好不寫意。作為廁所專家,他家中的廁所自然很講究,設置智能廁板,能自動沖水,更能洗屁股、吹乾屁股。「光是廁板已經要一萬元。」

每天視察不同的公廁已經成為他的生活習慣,有時更直接在公廁裏拍照,紀錄衞生情況。「我手機裏全是公廁的照片。」家人對他的行為見怪不怪,「他們也很支持。」連公司同事也會跟他「通風報信」,介紹哪個公廁需要改善。如今廁所協會新增了不少會員,不少都非廁所專業,有人因為小時候去過一個衞生極差的公廁,嚇得痛哭,留下陰影,從此不去公廁,如今則成為改革公廁的一分子。也有一個年長的民間發明家,發明可自行升起廁板的裝置,希望可以被廣泛應用。

最近他們在巡查公廁外,也積極推動女士尿斗,希望減低女廁不足的問題。作為副會長,他甚至會親身示範,說服女士們放下戒心。面對女記者,他也開始積極推介:女性如廁時很多時候都採用「紮馬」凌空,不想接觸骯髒的廁板,何不用即棄紙製尿斗輔助來使用尿兜?不需觸碰廁具也不用坐下,更為快捷方便。他笑言,當初提出這個想法時,女會員也覺得較難接受,後來也覺得好用。「外國已經很多人在使用,但香港人的頭腦比較保守。」作為男士,說服女士改變如廁習慣會否尷尬?他一口否定,指廁所是每個人的基本需要,毋須忌諱:「其實已經男女平等,我也不太介意。」

 

熊志權

英文名:Henry

年齡:72歲

職銜:香港廁所協會副主席

學歷:澳州紐卡斯爾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及博士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