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2月10日

顧小培 康和健

愛己及獸

有道是「舐犢情深」、「虎毒不食兒」,動物對自己生育之所出,一般都有與生俱來的愛護之心,那屬天性。人類則可以說是進一步,能推己及人。《孟子》〈公孫丑上〉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若看到有小孩子在井邊,處境十分危險、動不動會掉下去之時,一般人很自然地都會感到同情憐憫,替他驚恐。「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並不是與他的父母有交情,並不是為了在鄉里朋友之間博取良好聲譽,也並不是因為將會聽到那孩子掉下時呼叫的聲音而感到不安,完全是基於「不忍人之心」而已。

孟子在〈梁惠王上〉篇中講述另一種情況。「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王坐在堂上,有人牽牛在堂下經過。王問牽牛去哪裏,答說:「要宰殺牠作祭祀之用。」王說:「放了牠吧,我不忍心看到牠在顫抖的樣子,畢竟牠並沒有任何罪過,何以要置牠於死地?」下人對而請示:「是不是把祭祀取消不做?」王答說:「那怎可以取消?不如改用一隻羊吧。」

然則殺一隻羊與殺一隻牛都是殺生,「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如果只因為牠並沒有任何罪過而不殺,選牛選羊並無分別。孟子對此的解釋是:「見牛未見羊也」。兩者之間的取捨,分別在於王的眼前只見到牛,並沒有見到羊。「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我有一個朋友最愛吃粵菜的蒸魚。在酒樓中叫了這道菜之後,侍應從魚缸裏取魚給他確認是否合意,他必然說:「不看,不看。看了就不想吃了。」所以,關鍵並不在於殺生與否,而是在於自己有沒有親身牽涉到它「由生至死」的過程中。

現今「愛護動物」的人不少。是真心的愛護嗎?很難說。首先,絕大多數是選擇性的:例如愛狗不愛貓。其次是最愛自己豢養的,若牠有什麼不測,就感到極端傷心。再而推廣開去,同類的狗貓也愛,別的生物例如老鼠就截然不一樣,殺之而後快。可見全是以個人的喜惡為出發點。那屬於對動物之愛嗎?恐怕不是;極其量只是「對某些動物之愛」。更不客氣的說法是:「愛自己愛之動物」,也就是源於「愛自己」而已。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草本對症 尋醫不問藥》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