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2月5日

譚淑美 訪談錄

加德滿都大學前助理教授 來港取經提升尼泊爾教育

Parbat Dhungana是尼泊爾加德滿都大學的前助理教授,他去年9月憑獎學金來港,於教育大學修讀博士學位,為期3年。他的目的是在這兒取經,回國繼續作育英才。

尼泊爾是全球其中一個最貧窮的國家,在以下的訪問,Parbat會談及該國的貪污情況、教育資源不足如何導致該國整體教育發展停滯不前等。

他其中一個研究項目是鼓勵老師利用低成本物料以至廢物去製作機械模型,取代沉悶的書本講課,令學生通過手作去提高科研學習的興趣。

尼泊爾是全球其中一個最貧窮的國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的調查(2018年),尼泊爾在全球最貧窮國家的排行榜排第28位,該國每年人均生產總值是918美元。而Parbat來港前,作為加德滿都大學的助理教授,他的月薪也只是約4600港元。

他認為,老師薪水太低,是導致該國教育質素不濟的原因之一。「大部分老師都要有副業,才足以養家。」他坦言,「我有太太及一子一女,經濟不算充裕。」他解釋,在尼泊爾,商業機構才能付出較好的薪水,但在政府相關部門就比較差。「如果你在印度的國際級銀行如渣打工作,以一個客戶服務員去計,薪水是我的一倍。我有個學生就是那兒的員工,哈哈!」

既然薪水那麼低,為何他仍願意投身教育界?「我有很多學生,所以我很有成就感。」他充滿使命感地道:「我也很享受我的工作。」

學生每年資助有限

教育質素主要受資源影響,他意味深長地說:「你要看一看政府對於教育的投放有幾少。」

根據尼泊爾政府資料,該國去年宣布在幼兒至高等教育的撥款為1637.6億盧比(約111億港元),那只及尼泊爾共產黨競選時承諾的一半,而這撥款約佔整個預算案的10.68%。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統計,尼泊爾約有1160萬個幼兒至高等教育學生,以此推算即每個學生可分享的教育資源每年僅957港元!

Parbat認為,「尼泊爾為了達成免費教育的承諾,大學以下的教育花了很多錢,到大學就沒有什麼剩了。」他無奈地說。尼泊爾在2015年起實施免費教育,由一年級至八年級都是免費,現已擴展至十年級。一般來說,尼泊爾的小學是一年級至八年級,中學則是九年級至十二年級。

Parbat苦笑着,「每當我們在大學想做什麼研究計劃,都要向海外大學去申請資助,尼泊爾政府就沒有什麼途徑。政府現時較專注在市內做基建項目,例如興建公路和電網。3年前,我們常被限制電量,政府花了很多錢去改善這個問題。」因此,教育優化的路還很遙遠?「對,我看不到這問題可以即時解決。」

印度是尼泊爾的鄰居,該國人均GDP約1900美元,較尼泊爾高逾1倍,而且出產不少科技人才,例如Google及微軟的現任CEO均來自印度。不過Parbat認為主要原因只是該國人口較多而已,但他亦補充自己去過印度的學校參觀,由於印度像香港一樣被英國統治過,且現在仍屬英聯邦國家,當地殖民地時代遺留的優良學校仍然存在。

貪污舞弊情況普遍

另一個窒礙尼泊爾教育發展的是該國的貪污問題。

「雖然10年免費教育不准學校向學生收取學費,但學校卻可以『捐款』為名來賺錢…… 在某些學校,學生要『捐款』才可以入學。」這是合法的嗎?「不,那是不合法的。」可以告發他們嗎?「官官相衞……但我相信未來會改變的,因愈來愈多教育工作者承諾不會這樣做了。」他頗有信心地道。

在日常生活中,他會遇上不同的貪污狀況嗎?

他聽後非常用力地嘆一口氣,才道:「唉──當你去到加德滿都機場,你會搭的士?是不是?而當你問的士司機是否用咪錶計算收費?他會答你:不。」

但這只是針對遊客?「不,任何人一樣。你可以去搭巴士,他們較守規矩。」

他停一停繼續說:「又譬如說,我試過買了一幅土地,由於我要問銀行借錢,所以我去政府的土地部門問他們索取地圖副本。在辦公室內,我見到有告示寫明3個小時內就可以取得地圖,而費用是50盧比。但我付費後問工作人員什麼時候可取件?他卻答3天,如果我想3小時內取件就要再額外付出多50盧比──這不是明文規定。」

50盧比換算港幣其實只是約3港元,大概很難想像在二十一世紀有人會為3元去貪污吧?「我不想再去多次,唯有多付50盧比。」他一臉不悅地道。

45歲的Parbat說在他讀書的年代,科學課無什麼實驗可做,到現在依舊不變。因此他希望把活動教學帶進尼泊爾,例如他這天展示的一款「便攜式環境數據記錄器」,這儀器可記錄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紫光線強弱等等,學生亦可將它繫在航拍機上作更有深度的記錄,雖然不是新發明,但他指研究目的是找來成本超低的零件組成儀器作活動教學。這記錄器的成本約100港元。

他說尼泊爾的中學一般都沒有實驗室,連大學也缺乏實驗室。以他任職過的加德滿都大學為例,「理科學院有實驗室,但我們作為教育學院──教理科老師的部門──就沒有實驗室。由於學院沒有實驗室,我不能教老師如何做實驗。」

雖然他們都有權用理學院的實驗室,但距離十分遙遠。「我們要搭巴士才能去到,那是30公里之外的地方!」他搖一搖頭接下去道,「就算大學有實驗室,也只是香港中學實驗室的水平。裏面的工具都很古老,例如我們仍然用水銀探熱針去量度人體溫度……」沒有紅外線探熱器?「沒有。」他輕笑一聲指,「電腦屏幕亦很厚,不是新一代的屏幕(LCD)那麼薄身。」這是因為它們來自全球的捐贈嗎?「呀!對!」他點點頭道。

但即使獲贈電腦,也不代表它能大派用場,「我在2007年就捐出一部電腦到中學母校,最後它都被擱置在一旁,因為老師沒有教電腦的知識。」

他打算在首階段把「便攜式環境數據記錄器」送到尼泊爾3間中學,用來教學生如何量度環境數據,有儀器在手,令他們能提高科研興趣。

大學的實驗室,設備水平又如何?

他又嘆氣,即使是大學實驗室,規格也很原始,「主要是有電腦而已」。沒有攝影機?「我們沒有3D攝影機。」訪問現場桌子上的分子模型?「有,但沒有那麼精細的。」可那只是數十元的東西?「在香港你以為唾手可得的東西,對尼泊爾來說卻不便宜。」

在中小學的設備方面,因為2015年尼泊爾發生地震,不少校舍倒閉,現在一些老師和學生唯有在草地上上課。他用電腦展示圖片給記者看,「我們大概有3萬個課室受破壞……」另一張他所展示的圖片是校長室,看起來十分簡陋,像香港日久失修的舊樓的管理處。

DIY學習是另一個他想向尼泊爾教育制度灌輸的課題,「利用廢物做小發明,如膠樽、廢紙、木塊、彈簧,老師教學生做手作……」

現在尼泊爾的教師不會這樣做?他搖搖頭說:「不會,他們大都只是用課本去教學。」問題來自同一根源,就是教師薪水低,他們有兼職,以致沒有空餘時間研發手作,這恐怕都是香港教師難以想像的吧。

 

Parbat Dhungana小檔案

年齡:45歲

出生地點:尼泊爾

身份:香港教育大學研究生、尼泊爾教育學者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學歷:現正於教育大學修讀研究博士學位

 

撰文:譚淑美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