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15日

莊婉瑜博士、錢惠堂教授 循證護理

與負面想法可共存?

「我不夠好」這句話是與父母進行輔導經常聽到的。不論他們的孩子是否有長期病患、自閉症譜系或行為問題等,父母時時感覺他們也許沒有做出正確的治療選擇,內疚感會常常纏繞着他們。他們只注意到自己認為失敗的部分,想找很多支持「我不夠好」的證據及事實。往往很難與父母理性地辯論這些思考上的謬誤。不難發現,父母不知不覺間給予這些負面想法一些力量。我們常常會聽別人提倡保持正面思維,但撫心自問,愈抗拒所謂負面想法,是否真的可以停下來不想呢?

近期筆者們接觸了由美國內華達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海斯提出的接納與承諾治療法(ACT),發覺ACT針對負面想法的部分有它獨特的見解。ACT認為,負面想法之所以會讓人感到痛苦,是因為我們把這些想法,例如「我不夠好」糾結在一起,僵化在自我論述和自我觀中,讓思想過分地影響我們的行為。例如,當父母與「我不夠好」的想法合為一體時,接着會用盡一切的方法給予孩子最好的,但結果與預期有落差時,「我不夠好」這種內疚的感覺又再次被強化了。ACT不是改變負面想法,也不是讓負面想法消失,而是透過各種正念、隱喻及體驗練習改變自己和負面想法的關係。舉例,如果嘗試將「我不夠好」這個想法之前加一句「我注意到我自己正在有一個關於我不夠好的想法」,雖然這句說話很冗長累贅,但是否覺得那些文字的負面力量削減了一些?

對於ACT來說,想法就是一串文字、影像,內容是真是假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覺察這個想法的功能可以幫助我們採取有效行動嗎?如果不能,與其抗拒或逃避,何不坦然如實地去面對和經歷? 選擇願意與負面想法共存,才有更廣闊的視野向內心最深處的價值觀邁進生活。

作者分別為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及副院長(研究)/教授

 

[信健康] 捍衛健康非難事,心理健康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