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9月24日

張敏慧 藝文評論

優雅藝術不老

老戲不一定好看,但老戲如能留存歷久不衰,必有其藝術精采長青的獨特價值。

本年度中國戲曲節,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演出《呂蒙正(殘本)》,對,標明是殘本,劇團得到老藝人蔡尤本、許志仁口述,才能整理成今天演出本,「再現八百年前」宋元明南戲古稀劇優雅風貌。

自成體系

〈過橋入窰〉、〈煮糜〉、〈驗腳跡〉、〈辭窰〉4段折子,基本上只是生旦兩人的戲。

相府千金劉月娥(曾靜萍飾),毅然脫離家庭,下嫁貧寒書生呂蒙正(林蒼曉飾),跟隨窮夫婿過活。三步不出閨房的小姐,純真可愛,溫婉端莊,從沒有受到世俗的污染。故事簡單,說唱的不太多,最主要是演方面的情感表達手段:啊,長途過橋上山,她累極了。竟不明白要彎身才鑽得進從未見過的四壁蕭然寒窰,她好奇。親自燒水煮粥糜,她樂於。夫婿對着雪地男子腳印,疑心生暗鬼,她沒啥好氣,生他的氣,卻又不忍。單憑手勢身段表情,觀眾完全會意。種種都是生活細節,人之常情,有趣生動。

林蒼曉、曾靜萍表現儒生、閨秀的溫文舉止,一指一式,一頓一步,帶着舞蹈形態,腰腿步法還傳承了提線木偶古戲痕跡。器樂方面,沿用古制的橫抱琵琶彈奏方式,最具特色的是南鼓,由樂隊主帥尤毓彬司鼓,將左腳壓在鼓面之上,不同位置的移動,突顯鼓錘輕重變化的音色。他那「壓腳鼓」幼細技法,烘托人物科介情緒與氣氛,散發梨園戲自成體系的舞台個性魅力。

慢活質樸

還原藝術精華,是一種文化記憶與詮釋。前段3場盡力恢復古劇原貌,全仗專長該段的老藝人指導,場刊記下幕後功臣的傳承人名字:姚蘇秦、施織、潘愛治、蔡清平、許書美、黃炳銅。

尾場〈辭窰〉則由兩演員加添一段呂蒙正高中狀元,夫妻告別曾經艱苦起居的寒窰,呈現民間不忘本的道德觀念,亦做到銜接前段的統一風格。

梨園戲傳統古裝打扮沒有長長白色水袖,因此演員特別講究指與手的動作的傳意功能。林蒼曉的窮生戲,不俗不火,走路與神情若多帶一點寒酸迂腐,形象會更加突出。

看那平日飯來張口的金枝玉葉,今天自己動手炊煮,台上沒有道具,曾靜萍只靠指式眼神,傳達角色享受「貧亦樂」質樸生活。從折柴到生火,從淘米到煮粥,都不粗疏,細工慢活不等於慢吞吞,做得很細緻。台下的我們,放下都市人急速步調,細味每起動作工序,未嘗不是一回放鬆享受。

後輩致力復原先輩藝術家本來的戲劇化構想,且演得很好,是尊重,是發展,是完善。香港每年戲曲節,挑選精品,做當下可及的事。大抵都來自同一信念:守住火種!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