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8月31日

黃譚智媛 自講自治

中西結合 循證規範 回首十年世界高速發展

「中醫藥規範研究學會」(GPTCM RA)年會於今年7月初在韓國舉行。在會議上,各成員決定成立編寫臨床實踐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CPG)小組,來制訂有證據支持的良好醫療規範(Good Healthcare Practice, GHCP)。

雖然,「韓藥振興財團」(Nat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Korean Medicine, NIKOM)已經制訂60餘種疾病的CPG,但其內容是「韓醫」,並且其中未包含西醫的內容。德國Rostock大學的血液和腫瘤部教授經過「西學中」之後,已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讓病人選擇,而香港大學中醫學院亦與他們建立交換學習計劃。

美國哈佛大學Dana Farber癌症中心結合針灸去治療腫瘤,他們採用有證據的臨床診療指南,如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和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的臨床指南,其中NCCN有5個臨床指南在癌症相關症狀使用針灸(包括癌痛、嘔吐、疲累、紓緩、生存)。紐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也同樣應用針灸臨床指南全程治療。

撰中醫臨床實踐指南

2007年,中國中醫科學院與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區達成合作意向,編寫一套基於證據、有中醫診療特色和優勢的中醫臨床實踐指南。2011年出版了第一版《中醫循證臨床實踐指南》,包括《中醫內科》(20種疾病)、《專科專病》(8種疾病)、《針灸》(5種疾病)三個分冊。

中醫學的優勢和特色在於天人合一、形神統一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個體化診療模式,指南的編寫目的旨在針對特定的臨床狀況,制訂系統的、能幫助臨床醫生和患者做出恰當處理的指導方案,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作出診斷和治療的決策,有助於規範臨床醫生的醫療行為,提高中醫醫療服務質量。指南的內容主要由介紹、背景、臨床特徵、診斷標準(包括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證候診斷)、干預、管理、推薦及方法構成。附件包括指南編寫人員情況、訊息資源、證據分級與推薦強度、指南評價及指南涉及的專業詞彙表。其特色在於引進國際通行的臨床實踐指南編寫的思路和方法,整合和吸納國際中醫藥臨床研究成果和成功經驗,借鑑臨床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多學科交叉組成的編寫人員隊伍,為促進中醫藥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基礎。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薛長利教授和廣東省中醫院的盧傳堅教授於2016年策劃主編「循證臨床中醫」系列叢書,該書計劃出版29部,現已出版10部書,編寫過程中,採用「整體證據」(Whole Evidence)方法,包括四方面:

1.臨床專業知識。根據西醫教科書和臨床指南的專家共識,介紹每種疾病的診斷、鑑別和治療方法。

2.歷史古籍。基於對《中華醫典》(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包含超過1000本經典醫學書籍全文)的系統搜索,在2000多年歷史中分析治病方案,並提出未來的研究方向。

3.臨床研究數據。使用由考科藍協作網絡(Cochrane Collaboration)建立的方法,進行系統評價,並對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數據進行分析,其中也包括藥方、單味藥和針灸治療,以及非隨機和非對照研究的數據。

4.實驗研究。對於每種常用藥,提供其在臨床前模型中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機制的評價。

制訂前瞻性合作計劃

書中列出了目前使用中醫藥干預方法的功效和安全性的證據,有中英文版,可使病人、中醫藥從業人員和國際上的教育者受益。每本書分別包含以下內容:疾病介紹、相應的中醫證型辨證論治、經典中醫文獻、評估臨床證據的方法、中草藥的臨床證據、常用草藥的藥理作用、針灸及相關療法的臨床證據、其他中醫療法的證據、綜合療法的臨床證據,以及所有證據摘要(其中也討論實踐和研究的方向)。

這龐大的項目,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的指南相比,已強化科研證據的分析,但方法學上也有十項局限。因此「中醫藥規範研究學會」建議全球專家合作,確定中醫優勢病種,選擇具有可運用整合醫學治療的重大疾病負擔,加大數據來源,強化分析,加強國際工作組,深化證據審查,根據國際上不同地區的特點制訂臨床框架。

編寫這GHCP的願景是將所有古籍、理法方藥、基礎和臨床研究數據庫結合在一起,以供醫教研及大眾使用,同時建立互動的使用者平台,收集和分析臨床應用資料,研究對醫療成本效益和大健康的影響。

香港兩所西醫學院、三所中醫學院及醫管局在循證醫學上也有建樹,中醫優勢病種研究成就也不凡。可用「中醫藥發展基金」領導發展此數據庫及平台,以及研究其公共衞生的功能。

撰文 : 黃譚智媛_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

 

[信健康] 中西混合治療具前瞻? 健康資訊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