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8月15日

占飛 忽然文化

玻璃心與雪花

根據香港網絡大典,玻璃心一詞始於2014年,指一個人脆弱敏感,很易覺得被人冒犯,繼而勃然大怒。英文亦有類似的詞:「雪花」(snowflake),去年1月收入《牛津英文字典》(OED),此為侮辱字眼, 形容一個過分敏感的人,或一個要求特殊對待和照顧的人。OED還說明, 「雪花」原本是指一個性格和潛質特別出眾的孩子。

動輒指別人冒犯

「雪花」由褒義變貶義,始於1996年的電影《搏擊會》(Fight Club)。片中,畢彼特有句對白:「你毫不突出。你不是漂亮和獨特的雪花。」此對白不是電影編劇寫的,出自原著。作者表示:他的朋友是中學教師,告訴他新一代學生很易感覺被人冒犯。說同學肥,是冒犯。說同學瘦,也是冒犯。

《韋氏詞典》卻指「雪花」在1860年的密蘇里州已經盛行,稱呼反對廢除奴隸制的人,他們認為白比黑好,希望南部勝出內戰,可以繼續蓄奴。及後用來貶稱一名說話、行動學足白人的黑人。毒犯亦稱可卡因為「雪花」。

2010年代流行的「雪花」一詞,指那時的大學生自我中心,動輒說別人冒犯他/她。反對他/她的意見就是侮辱,他/她迅即歇斯底里,聲大夾惡,立即施壓(例如向校方投訴),要對方收回說話和道歉等等。有玻璃心的人亦若是。

「雪花」以少數弱勢族群自居,他們要求大學設置「安全場所」(safe space)。在那裏不能有仇恨言論、語言暴力或騷擾(harassment)。講關於種族、宗教或任何信仰、LGBT或性別的笑話都是語言騷擾。有些「雪花」要求辦公室也設立「安全場所」。

除了「安全場所」外,「雪花」亦要求中學和大學教員教書時,遇上可能令「雪花」感到冒犯的內容,預先溫馨提示,即所謂trigger warnings,比如福克納的小說《憤怒的葡萄》書中經常出現nigger 一字,為免非裔美國學生感到冒犯,教員必須預先提示。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