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6月27日

江藍 藝文評論

《隱蔽青年》富教育意義

最初看法國五月藝術節的節目介紹,看到《隱蔽青年》是一沉浸劇場式的製作,以為是一種創作手段,沒想到是創作內容所需,與題旨有密切的關係。演出其實是教育/親子劇場,編導祖希斯瑪朝與「高和短藝術小組」利用時下劇場製作日漸流行的道具:耳機,為觀眾設計了3個不同的視點切入事件,以相當壓抑的調子,展示當代家庭那日常存在的鴻溝,為入場的家庭觀眾提供了解家人看法的可能,開展討論的機會。

富科幻味道的舞台設計已象徵了這種家庭的隔閡狀態。一大塊的白板把整個舞台遮蓋了,只剩下前面一條窄窄的通道,兩邊都是門,但一邊是緊閉的,猶如兒子的心。白板上有個如手提電話屏幕的框框,也像太空艙的窗戶,既是錄像投射的空間,也是演員演繹回憶或當下現實的情景布置。創作人利用這個一家三口的故事,簡單地切中當下社會家庭面對的溝通問題,故事很簡單:某一天,兒子突然決定不再離開自己的房間,不僅不上學,連日常吃飯及大小二事,均在房內進行,父母只能在門外叫喊,但對此一籌莫展。

只聽到一個角色說話

現場的演出是無聲的。觀眾入場前,工作人員會根據年齡層分派耳機,每副耳機只有父親、母親或兒子其中一人的聲音頻道。我獲派的是父親,在隨後的60分鐘,我聽着父親在兒子於房間「自閉」之後,回想自己與兒子的關係,我們看到晚飯過後,3人各自在自己的世界。父親開始回憶自己的童年,發現自己的父親也是沉浸在自己的木工世界,不會交談,沒有溝通——而他也同樣地對待自己的兒子。兒子成了隱蔽青年之後,他看着太太忍着哀傷地照顧兒子,他找人追蹤兒子的網上活動,嘗試去找出兒子為什麼會如此選擇,以求有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卻無功而還。

聽着父親的獨白,我很能感受當中的無力及無助感。瑪朝與「高和短藝術小組」這個處理甚有心思:用耳機讓觀眾代入角色中,但因為現實中我們無法知道他人的想法,只能在自己的思想空間找答案,因此觀眾也並非如觀看其他戲劇演出般,擁有全知的優勢。要到演出過後的討論,我才慢慢知道母親及兒子的角度:兒子因在學校被霸凌,又覺得父母不關心自己,才決定與世隔絕(原本演出中的日文字「Hikikomori」,意指斷絕與他人來往),在網絡世界尋找安身之所。

母親的角度較有趣,據說母親那條聲帶,大部分時間都是無聲的。這也反映了母親在家庭中,常常是沉默照顧者的角色。3個角色及聲帶的巧妙安排,引發觀眾討論的興趣,希望知道他人的想法,由此而拼合出一幅較完整的圖像。

科技的發展令劇場製作的形式及可能性日益增多,《隱蔽青年》示範了如何利用科技,以一個較有趣的方法,來講述一個可能相對嚴肅但其實很值得關注的問題。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