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6日

顧小培 康和健

喼與篋

有不少人偏愛媽媽做的菜。那往往不是什麼美食,其之所以令人念念不忘,只是緣自一個情意結。我小時候見爸爸早餐吃煎蛋時,必以「喼汁」(Worcestershire sauce,伍斯特郡醬油)調味。見他吃得香,於是跟隨,也就學上了,成為習慣。此物發源於英國的伍斯特郡,因以為名。香港人用它作為粵式點心的佐料,例如山竹牛肉球、春卷等。我們家稱之為「辣醬油」,此乃一般上海人對其的稱謂。

現今在我家中,這東西存有三瓶。一瓶上面的商標貼紙,說明是原裝正貨「Lea & Perrins」牌子,並聲稱英國製造,卻原是在美國買的。我不知道它之所謂「原裝正貨」是不是真實。見貼紙上有列出網頁,曾嘗試登上查究,打出來竟是「此網站不安全」,故不得要領。第二瓶在香港一般超級市場購得,其上的商標貼紙設計與上述者相似,但加上了中文說明,也說原產國是在英國,香港商人進口。第三瓶則購自澳洲,亦聲稱是原裝貨,產地卻說明是在美國。為什麼要前後添置三瓶那麼多?因為吃來吃去,總不能重拾兒時嘗到過的味道。

我雖然不是廣東人,但在香港長大,對廣州話甚具興趣。例如上一篇談及我們香港「石硤尾」中的「硤」字,音「劫」。從而想到的是發音近似的「喼」,以至「喼汁」。此詞何來?試查《維基百科全書》,有兩個說法。一是指外國人在與中國(廣東)傭人言語溝通時,說「give me汁」,從而音譯成為「喼汁」。另一說是這東西有一種辛澀的味道,故取其名為「澀汁」,再而演變成「喼汁」。

廣州話的口語轉文字之時,往往有創新造字之舉,方法是取一個同音字,加以「口」旁,例子有如嘛、㗎、咁,都是同樣原理。看來這個「喼」字也如是。所以有所謂「喼帽」,解作英語的cap,亦是取自其發音。不過,有人將「皮箱子」的廣州話口語寫作「皮喼」,那卻是錯了。應該是「皮篋」才對。「篋」這個字由來甚古。《莊子》中就正正有用到:「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胠」的意思是胸部的兩側,接近腋窩之下。再而引申,可解作行軍布陣中一排兵士的兩翼。在這裏,「胠」字作動詞用。根據註解,「從旁開為胠」;所以,「胠篋」也就是將箱子在其側面打開,之後伸手進去(探囊),令其中所藏之物不見了(發匱):整體為「偷盜」之意。廣州話中有很多用字,在細味之下,別有天地。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草本對症 尋醫不問藥》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