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4月27日

區聞海 醫三百

醫療的變通

上月23日談規劃醫療服務的難度(〈如何為「規劃失誤」平反〉),朋友在臉書留言討論,言之有物,可以續談。

話頭是:醫療服務的規劃不易,即使盡量做得比較周全,例如考慮了人口增長、人口老化、醫療精密化帶來的新需求,相應地增加醫院容量,又假設人手和財政都依規劃陸續投入,但我預期10年之後前線人員可能仍然再起騷動。

為什麼?規劃的模型大致上是假設了醫療服務水平不變,僅僅勉力應付新需求,只能力保不惡化下去,冬季醫院如常爆滿,門診和急症長龍依舊,難免令人氣憤。

要有足夠決心動力

負責醫院服務規劃的前同事留言說,這正好說明我們有迫切需要盡快變革服務模式。公立醫院服務不能老是重複昨天,天天繼續用同樣的方式撐下去不是辦法。

另一位朋友仍在做臨床工作,留言批評目前的醫院管理模式十分不利於醫療創新,因為在資源分配上,任何試驗性的創新與先導計劃也要跟其他必需的常規服務計劃競逐資源,難以視為優先,創新的動力在公立醫院似有還無。

我看過去十多年裏,公立醫院不是沒有進行變革,新猷如今已成常規,例如發展老人科和精神科外展服務;護士和治療師分擔醫生的評估、分流、跟進病人的工作;精益管理改善醫護程序;建立有效的臨床管理系統;急症醫學觀察病房等。這些措施在具體範圍取得進展,但一些基本面沒有改變:專科依然各自為政;專科與專科之間大量交叉轉介;醫生沒有足夠時間整全解決病人的問題,於是以快手處方打發人龍,造成過度檢查;晚期病人被動地接受維持生命的治療;制度性地依賴急症住院服務;醫護人員怕出錯會被嚴加追究,防衞性的診治變成常態。

醫療現狀需要變通,挑戰還不單是要有創新的想法,更在於要創造空間,要有足夠決心和動力解纜放船、拆牆鬆綁,謀求產生影響。

近期社會老是盯着醫委會肯不肯稍為放寬引入海外醫生的規定,焦點窄而政治多,不審視全局的話,我看未來不樂觀。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