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4月19日

張綺霞 訪談錄

療癒躁鬱症

死亡其實離我們不遠。有長期躁鬱症的陳可樂對此有更深感受。從十多歲發病至今,縱然定時覆診吃藥,他坦言死亡對自己來說很有吸引力。「我一直渴望死亡,覺得是對長時間痛苦的解脫,但因為帶這個團,我有機會講許多死亡故事,如用很多不同方式死了很多次,某程度上是頗療癒。」主持這與死亡有關的活動,竟也成為其中一股生存的動力。

盼「優雅地老去」

說過很多自殺的故事,如今他認為,社會總是對於英年早逝、自殺等故事浪漫化,在他所屬的同志社群尤其如此,過去有不少同志都以暴烈的死亡終結生命。「過去數年有不少同志朋友自殺,如盧凱彤和在大圍站跳軌的跨性別女仔,我們社群更加需要的是希望。希望有一個人能既老、又優美、又很好,讓我們可以仰望。」將才華與抑鬱畫上等號,更是拖延求醫的致命因素。「我們需要另一種對同志存在的想像。」如今他改變對生命的想像,開始覺得,「優雅地老去」也能成為盼望,就如社運分子「雄仔叔叔」變成說書人,一樣能影響生命。「生命不一定如煙花那樣爆完就沒有了,人不一定要永遠年輕力壯才有意義。」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