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4月13日

李夢 藝術拾趣

尼奧勞赫:張開眼睛發夢

隨着崔西艾敏與赫斯特等人成名藝壇,「YBA」(年輕的英國藝術家)這一個概念早已經為人熟知。在這群先鋒另類的英國藝術家身後,「YGA」(年輕的德國藝術家)於千禧年之後緊隨而至,同樣叛逆,同樣渴求新鮮。如今正在香港舉辦個展的尼奧勞赫(Neo Rauch)便是「YGA」其中一員。

人們通常將這位生於1960年代的藝術家及其作品放入「新萊比錫畫派」情景中探討,不單因為這座位於歐洲藝術重鎮的名校是勞赫的母校,還因為「新萊比錫畫派」強調的那種介乎抽象與具象、往昔與當下之間的微妙關聯,在勞赫的畫中每每有淋漓盡致的呈現。

有人說他那些充斥着混亂、鮮艷且不安的畫作總是「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social realism)與普普藝術之間周旋」,而在我看來,那些作品更像是鋪陳在畫布上的一場場夢境,而且那發夢人是睜着眼睛的,格外冷靜甚至冷酷。

鮮艷難掩落寞憂傷

勞赫今次在卓納畫廊香港空間展出的畫作,以人物群像為主,另有少數風景畫作,無一例外都是鮮艷亮眼的,畫中滿是冷暖色調之間強烈甚至近乎任性的衝撞。如同另一位「新萊比錫畫派」藝術家David Schnell那樣,勞赫從不吝於使用熱烈甚至有時會顯得「俗艷」的色彩,可當我們細看時,卻發現畫中色彩再濃郁鮮艷,也難以掩飾瀰散在人物與情景之間的落寞與憂傷。

這讓我想到挪威表現主義畫家蒙克(Edvard Munch)的《吶喊》和《生命之舞》等,明明鋪滿炫目的顏色,卻總也讀不出任何興奮與歡愉的情緒。連勞赫近作《懷疑》與蒙克《吶喊》的背景都是相近的:色塊黏稠,曲折蜿蜒,直將人引入暈眩卻並不甜美的夢境中。

荒誕離奇回應當下

勞赫的這些夢,與夏加爾充盈着浪漫與詩意的夢不同,與米羅童趣十足的夢也不同,而滿是暴力、狡黠與冷眼旁觀。你讀過原版的《格林童話》嗎?與我們小時候讀過的插圖本不同,格林兄弟筆下的故事本來不是寫給小孩子看,文字間常見欺凌、狡詐與仇恨的影子。

同樣,勞赫的畫中也不盡是善良無害的角色。那些解剖鯊魚的工人,那些長出鉗子一般雙手的男女,還有從來避開與觀者交流目光的冷漠看客,都各自懷着不願與外人道的心事,在冰冷的建築或是廢棄衰敗的街道旁沉默,像是驚悚默片中的場景,看得人心驚不已。

不少人由勞赫畫中冰冷的夢境而聯想到冷戰時的德國,在意識形態的衝撞之下,人們曾經歷過怎樣迷惑甚至惶恐的日子。而我覺得,勞赫這些耐人尋味的畫作,不必固限在某一時代背景或政治語境中被審視。他作品中的荒誕與離奇,個體之間的疏離與冷漠,在許多個過往與當下的時刻,似乎都能找到回應。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