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3月25日

陸錦榮 涉醫文學

舌尖上的春天

春回大地,百花爭妍。花,除供欣賞,還可以入藥入饌。清末慈禧太后就很喜歡一道「菊花火鍋」。曾陪伴慈禧生活的德齡郡主在《御香縹緲錄》中提起過這道火鍋,做法是將雞湯或肉湯煮沸,再放進肉片和菊花瓣。慈禧尤其喜歡「白菊烏雞涮紅鍋」。今人意大利米芝蓮名廚莫雷諾.塞德羅尼(Moreno Cedroni)以玫瑰配搭鹽醃鱈魚和洋薑,用低溫烹調,筆者雖然沒有嘗過,不知滋味,但肯定古人「舌尖上的春天」,吃花的文化更為多姿多采。

走筆於此,不妨把場景推回南宋一個早春之晨,冰雪未消,春寒料峭,幾株寒梅映雪怒放,詩人楊萬里欣賞雪梅之餘,還摘下幾瓣梅花,浸入冰冷澄澈的冰水之中。由於花雖香,卻有酸味,於是他加入一些蜂蜜,腌漬了一夜,頓覺清甜可口,花香撲鼻,享用起來,禁不住寫了首《蜜漬梅花》詩──「瓮澄雪水釀春寒,蜜點梅花帶雪餐。句裏略無煙火氣,更教誰上少陵壇」。

宋代吃花文化璀璨

屈指一數,可供入饌的花多種多樣,如菊花、梅花、牡丹、荷花、百合等等,烹調之法可蒸、可煮、可炸、可腌漬、可涼伴、可生食……可烹製成飯、 粥、羮、湯、餅、糕點……

宋代士民吃花的文化尤其璀璨。(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牡丹生菜」記宋高宗的皇后──憲聖皇后喜清儉,不嗜殺,屬下只好向她獻上最淡的菜蔬──生菜,由於菜名有一個「生」字而有所避諱,於是便採些牡丹花瓣加以和之。有時採牡丹花不方便,遂用薄麵粉裹一下生菜,炸成酥點來吃。裹麵粉不僅可保全菜的營養,而且吃起來外酥裏嫰,別具滋味。

(清)顧仲《養小錄》亦載有「牡丹花瓣」──「湯焯可,蜜浸可,肉汁膾亦可」,即將牡丹花瓣在沸水中焯一下吃也行;用蜜浸泡後吃亦行;甚至用肉汁燴了吃也行。不過,用粗魯的肉來配優雅的牡丹花,未免唐突佳人,難為了牡丹。

慈禧喜吃菊,聖憲皇后喜吃牡丹。漢代以前,士民吃花多着眼於養生與療效。《神農本草經》把菊花列為上品,「味苦平,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明)繆希雍《本草經疏》認為菊味甘苦兼辛,發生於春,長養於夏,秀英於秋,而資味於土。歷三時之氣,得天地之清,獨禀金精,專制風木,故為祛風之要藥。

誠然,中醫有「風為百病之長」一說,若風熱上攻頭部,則見眩暈,上竄於目,令眼腫,眼珠好像要脫出,淚禁不住外流,而菊花味甘辛,性涼,長於疏風散熱。

至於牡丹,《神農本草經》記「味辛寒,主寒熱中風,瘈瘲、痙,驚癇邪氣,除癥堅,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由於牡丹味辛苦,性寒,善入血分,故起清熱涼血作用,具活血散瘀功能,主治瘀血留舍腸胃。在古人眼中,花是草木的精華,對人體有益。屈原在《離騷》中,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句。葛洪《西京雜記》載漢武帝修上林苑,群臣各獻名花異果,東郭都尉獻上一株蓬萊杏,花雜五色,說是仙人食用之物。

回想不久前新年伊始,戶戶都會在家中擺放鮮花賀春,其中水仙更是應節之物。可惜,當花荼蘼盡放,往往便遭拋棄,誰知水仙花的根卻可用來治病。(明)李時珍指出,水仙花葉似蒜,其花香甚清,「九月初栽於肥壤,則花茂盛……到五月初收根,以童尿浸一宿,曬乾」備用。「水仙的根氣味苦、微辛、滑、寒、無毒。主治癰腫及魚骨鯁。」

可化春泥可成雪餐

清代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便以一服水仙膏方去醫治溫毒外腫(如喉部腫、臉前耳後腫或頰部腫),一切癰瘡諸症。其方製法「水仙花根,不拘多少,剝去老赤皮及根鬚,放入石臼搗至膏狀,敷腫處,中留一孔出熱氣,乾了再用膏續敷,以肌膚生出粟米大小黃瘡為度」,亦即敷上水仙膏,讓皮膚起小黃瘡進行外治。吳氏隨後提示,敷後皮膚若起黍米樣大小的黃瘡,便不可用水仙膏續敷,而應以三黃二香散(以黃連、黃柏、大黃的苦寒清熱解毒;乳香、沒藥活血止痛)外敷,以清熱解毒止痛。可見水仙根棄之可惜。

關於吃花文化,宋朝最盛。當時,吃菊相當普遍。林洪《山家清供》載「紫英菊」,他引陶弘景《神農本草經集注》,指出菊有兩種,一種紫莖,氣香而味甘,汁可做羮;但莖青而大的菊,氣味很苦,不能吃。林洪提出,春天採菊苗葉,略炒一下,然後煮熟,放入薑、鹽做羮吃,可清心明目,加入枸杞葉效果更好。

接着,他筆鋒一轉,借題發揮,引述天隨子《杞菊賦》中說,「爾杞未棘,作菊未莎,其如予何」。「據《本草》說,那些杞葉似榴葉且柔軟,吃了能輕身益氣。但子圓而有刺的,叫枸棘,不可食用。『杞菊』本是小事,不值掛齒,然而稍有差別,卻又不能食用,既然如此,君子和小人又豈可不謹慎加以辨別啊!」

世間事,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好壞難辨,變幻也無常。同樣是梅花,楊萬里看到雪梅,舌尖在動;陸游看見梅花,心卻感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着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坭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卜算子.詠梅》)梅可以變成雪餐,味留人的舌尖;也可以化作春泥,滋養土地。塵世中,雖往往身不由己,但結局的是非價值,卻可以永恒!

撰文:陸錦榮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