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21日

卡夫卡 圈來圈去

疫症都市 既遠亦近

城市人口稠密,如果疫症來襲,總是不堪一擊,香港曾經歷過多場嚴重疫症,1894年的鼠疫,標誌着本地公共衞生政策發展的開端,這場曾導致中上環區屍橫遍野的疫症,讓互不信任的殖民政府與本地華人社會開始互相合作,本地西方醫療體制也從此逐漸發展。隨後1997年的禽流感、2003年的沙士(SARS)及2009年的豬流感,也逐步改善城市人的衞生和防疫意識,才有了今天的生活模樣。

最近,倫敦的「衞爾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與多個本地機構合作,推出《疫症都市》(Contagious Cities)活動,當中在大館的藝術展覽《既遠亦近》,更將藝術創作與歷史考據結合,甚為足觀(至4月21日,大館當代美術館)。此外也有藝術在醫院、亞洲藝術文獻庫、香港醫學博物館、油街實現等的合作項目。

死亡風景

走進《既遠亦近》展覽場地,最先迎接觀眾的除了是展覽的標誌燈箱,也有一堆印滿字的檸檬香味濕毛巾,那是周育正的作品《擦拭、感知、接觸、傳染、消毒、教育、新習性》,當溫度超過攝氏24度,細菌最易生長時,便會有人將毛巾遞給觀眾,仔細聞一聞,其實那氣味是以拜神的香和檸檬香味組合而成,這兩種香氣同時將兩種讓人心安的氣味:洗潔精的味道和求神安心的味道融合,是藝術家特地創造,對應人們在疫症中對傳染病的恐懼。

展覽分成兩個區域,一邊擺放藝術家的作品,另一邊則是一些文獻資料,當中也有不少藝術創作穿插其中。在眾多作品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要數陳翊朗的大型水墨壁畫《地鐵車廂》,在急迫的空間內,多隻分不清是人是鬼還是獸的生物互相扭結成一團,呈現一片恐怖的死亡風景,這是藝術家對當時沙士氣氛的回憶,正如作品註解所言:「意外和未知的事物很可能令人疑神疑鬼,成為揮之不去的恐懼。」這無法擺脫的恐懼感,是當年的普遍社會情緒。

卓穎嵐名為No Sense of Touch的裝置,同樣也是對應這種疾病隨時在四周侵襲的恐懼,她以電子感應器結合揚聲器及手骨模型,骷髏手會招手叫人走近,當觀眾靠近,它又馬上會發出刺耳的尖音,營造恐怖感覺,也讓人聯想到疫症期間人與人的猜忌與疏離。

黎清妍的一系列畫作,同樣對應着孤獨疏離的氣氛,畫面中的人物很多都是獨自一人,呈現失落的情緒。在疾病面前,人總是要與自己搏鬥,調整身心努力在無望中尋找希望。這些畫作也如補足了其他藝術家對應恐懼的作品,探討人性如何在災難中被恢復。

此外,藝術家組合Blast Theory在世界衞生組織(WHO)總部的駐場項目,也搬移到場地內展出,以聲音和活動燈光系統聲音和活動燈光系統,重現當年沙士疫症爆發當晚的經歷。2003年2月21日,來自廣東醫院的退休教授入住九龍維景酒店,將沙士帶到香港,並迅速感染16名住客,隨後沙士病毒廣傳全球,引發巨大恐慌。作品名為A Cluster of 17 Cases,正是從此而來。

至於早前在香港醫學博物館完成駐場項目的香港藝術家徐世琪,也將中醫哲學轉換成科幻感十足的場地裝置《宇宙急Call》,意念不錯,表達手法略顯艱澀,沒有相關背景的觀眾,未必能輕易理解。

文獻歷史

而在大館的其他空間,也穿插不同的文獻歷史,當中也有藝術品回應。在講述鼠疫歷史的空間,也有鄭淑宜《米氏園》,這用布、海綿與木架製作而成的雕塑,展示了一隻被炸毀的老鼠標本,色彩繽紛,腸穿肚爛,分不清是恐怖還是可愛,帶出老鼠當時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此外,項目還包括其他不同的活動,例如藝術在醫院於公立醫院舉行藝術工作坊及展覽,病人與不同能力人士更會被邀請到油街實現與社區互動。

撰文:卡夫卡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