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15日

葉輝 生命通識

黃泥涌峽遺蹟與界石

話說黃泥涌村在黃泥涌谷(今跑馬地)一帶,村民為吳姓及葉姓,在黃泥涌谷種養稻米、蔬菜、活豬及家禽為生;有村民以採石建築村屋及買賣石材物料為業,石材主要來自摩理臣山;及至1840年代初,入住的白種人不少死於瘧疾與熱症,死去的英國人多數土葬於附近。

經考察後,傳染病源自黃泥涌谷水田滋生的蚊蟲,港府遂將谷地填平,於1846年改建為賽馬場;而北帝譚公廟位於藍塘道與雲地利道之交界,其後於1928年重建,在雲地利道路邊小山坡,善信要徒步石級十數而至廟宇,其後座則為天后宮,兩側為百家祠,高處可回望藍塘道;其後黃泥涌村遂建為成和道、景光道、毓秀街、昌明街、奕蔭街、集祥街、棉發街等跑馬地住宅區。

黃泥涌峽有五條路交滙,包括黃泥涌峽道、大潭水塘道、淺水灣道、深水灣道及布力徑;在太平洋戰爭時期,駐港英軍在此設立指揮部;1941年12月日軍兵分三路渡海入侵港島,進攻黃泥涌峽,英軍死傷慘重,此為開戰以來最殘酷的一場戰役。

其實黃泥涌峽仍有守軍指揮部碉堡陣地,2005年港府闢為軍事文物徑,途經彈藥庫、高射炮台、機槍堡與指揮部等,均有資料牌介紹戰役;軍事遺址不為港人所注意,加拿大人卻十分重視,因在黃泥涌峽戰役死傷最多為加拿大人;在日軍侵港前一個月,加拿大政府派出近二千名士兵來港支援,裝備不足而欠缺訓練,對地理環境亦不熟悉;結果有290人在戰事中陣亡,另有267人死於戰俘營中。

醉酒灣防線失守後,守軍全部撤回港島;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C. M. Maltby)少將分開東與西兩旅,東旅由華里士(C. Wallis)領軍,指揮部設在大潭峽(即大潭道及石澳道交界);西旅由加拿大援軍司令羅遜(J. K. Lawson)任旅長,指揮部在黃泥涌峽,即今木球會對面;加拿大駐港總領事館2005年設置牌匾,獻給加拿大旅軍總部C旅成員,此外,加拿大駐港總領事館又在港島徑第五段設立牌匾,獻給溫尼伯榴彈兵團全體成員;黃泥涌峽的軍事遺蹟因加拿大人的關注而受重視,相比之下,大潭峽、赤柱等地的軍事遺蹟卻被人遺忘,石澳道與大潭道交界的機槍堡屹立70多年,下方山體內開鑿密室,現今入口已被草木與垃圾所擋,遂成蝙蝠棲息之所。

黃泥涌道印度教廟甚少華人參觀,料為傳媒甚少介紹有關;印度教廟宇分南北兩種建築風格,南方風格在印度南部及星馬等國家常見,有雄偉大門和金字塔式屋頂,外牆布滿各種神像、人物與雕塑;北方風格裝飾較簡單,屋頂有特色塔樓,下方為放置神像的神壇。

港府在1903年豎立多塊界石,以標明維多利亞城的範圍;其中克頓道的界石至今仍留在原位,頂部呈錐形,刻有「City Boundary 1903」字樣,界石僅為象徵標記,現為歷史遺蹟;其餘現存界石位於寶雲道、黃泥涌道、舊山頂道、薄扶林道及域多利道。

英軍於上環水坑口一帶登陸後,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皇,命名為維多利亞城;及至1903年,為標示邊界,從而豎立界石;及至2007年,馬己仙峽道界石不知所終,黃泥涌道界石由水馬包圍;薄扶林道界石與回收箱為鄰;西寧街界石曾與垃圾筒緊貼。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