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15日

譚淑美 訪談錄

海事博物館副總監陳麗碧 回顧中美貿易之始

中美貿易戰去年爆發,雖然暫時休戰,但影響仍然深遠。

此際,位於中環天星碼頭附近的香港海事博物館,正舉辦「花旗飄洋──1784至1900年遠航來華的美國商人」展覽,回顧美國獨立後5個月,總統華盛頓即拍板甚至在他生日當天,派出第一艘船前往中國,建立中美貿易關係。

從今天的新聞,在歷史上亦見到了一個有趣循環,因為刻下貿易戰的其中一個主角是大豆。是次展覽的策展人、香港海事博物館副總監陳麗碧(Libby)說:「其實,在中美貿易初期,中國把大豆出口到美國!現在情況剛好相反,美國出口大豆到中國!」

香港海事博物館位於天星碼頭附近,是一間私人博物館。遊人較容易見到博物館的禮品店,其實禮品店與博物館分拆不同位置但相距也不遠,約一兩分鐘的路程而已,展覽亦需要收費。

陳麗碧笑容可掬早已在等候,她解釋說:「雖然去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但我們早於4年前已有策劃中美貿易展的想法,並早於兩年前落手收集及整理展品。」展覽範圍頗大,分成5個部分,展品有來自博物館的館藏,也有向美國不同博物館借用等等。

展覽帶我們回到1784年2月22日,這天是總統華盛頓生日,也是美國第一艘開赴中國的商船「中國皇后號」由紐約啟航往廣州的日子。這天是中美貿易的開端。

「雖然美國人事前跟中國未有貿易往來,但他們已經明白中國人需要什麼貨品,例如海獅的皮、花旗參、棉花、燕窩、海狗丸,不過美國人不吃燕窩,也沒有聽過他們吃花旗參,這只是供應給中國市場的產品。」陳麗碧笑道。

在展覽的另一個角落,就見到一封1787年中美貿易來往的信函,中國向美國採購花旗參,陳麗碧向記者指出信函內「Ginseng」(花旗參)的字樣。

她接着走近展覽中最珍貴的展品,那是上述「中國皇后號」的「海上通行證」,由紐約州州長喬治克林頓發出。「華盛頓上任不久,商船還要在他生日當天起航,可見他有多重視中美貿易。」陳麗碧肯定地說。

大豆貿易與今相反

從今天的新聞對照歷史,可見到一個有趣循環,刻下貿易戰的其中一個主角是大豆,中國向美國的大豆徵巨額稅項或者改為向其他國家購入大豆。

「其實,在中美貿易初期,中國把大豆出口到美國!現在情況剛好相反,美國出口大豆到中國。」

現時的中美貿易戰,是中美雙方都想互相向對方收取巨額關稅,那麼回顧歷史,中美之間的貿易是否牽涉稅項,以及會否曾經出現過類似貿易戰的情況?

「在那個時期,中美貿易是需要付出稅項的,為清政府收取關稅的商界組織叫做『公行』(cohong)……但美國貨船有一個特點,就是體形相對其他國家為小,某程度上可避免一些關稅。」即是走私?「對,我們見到有這個情況。」她點點頭道。

那麼,美國其時需要中國什麼產品?

「茶葉。歷史上著名的『波士頓茶葉事件』,有人把茶葉全數扔下海,也引發長達8年的美英戰爭,然後在1783年,美國獨立。在美國獨立後,他們不需要再透過英國取得中國的茶葉,美國人已經可以跟中國人直接做交易了。」

另一種產品是瓷器,中國的瓷器向來世界聞名,展品之一的華盛頓肖像茶壺雖然已有近200年歷史,仍然完好無缺,「這是由英國商人聘請中國景德鎮工人製造,是供應美國市場的產品,是用來紀念已故的華盛頓。」她認真地說。

展品亦有美國前總統尤利西斯格蘭德(Ulysses Grant,1869-1877年在位)的收藏品,原來他在卸任總統後,1877-1879年間曾經跟太太作了一個兩年半的環遊世界之旅,期間踏足過香港。他在香港購買了一套餐具,這是一套粉彩描金盤、杯及碟。製造時間約為1868年,地點是香港或廣州。

中美貿易之始,中國的對外接觸點只限於廣州。在1757年,清政府實施「一口通商」,令廣州成為全國唯一對外貿易的口岸。

首富送個人肖像畫

在芸芸展品之中,記者見到一個貌似洋人卻穿上清朝服裝的男士肖像。此人其實是中國人,綽號浩官(真名伍秉鑑),被陳麗碧形容為當年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她詳細解釋:「浩官是一名商人,除了出售茶葉還有瓷器等。他的英文也十分好,在『士農工商』的年代,商人的地位比較低,因此像他的商人常常自行穿上像官服的服裝。」

當年全世界都需要中國的茶葉,因此中國人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不足為奇。「浩官很會做生意,而且喜歡將自己的肖像畫送給客人,或合作夥伴,因此全世界有很多他的肖像畫作,不論油畫、紙本都有。單單是我們的這個展館,已經有3張他的肖像,可見他派了多少畫像出去。」她指着浩官的肖像油畫說。

另一個展區談到蒸汽機的面世,令船隻加速,繼而令各國之間的貿易變得更為頻繁,「十九世紀末中葉後,隨着造船技術的改良,蒸汽船逐漸普及,取代遠洋帆船成為世界貨船的主流,及充當美洲與亞洲之間貿易的主要運輸工具。」展覽廳的資料並指出,在瓦特於1765年發明蒸汽機後,1787年美國人就將此科技用在造船,製作了以蒸汽機驅動船槳的「毅力號」;在1807年,另一名美國人則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明輪蒸汽船「克萊蒙特號」。西洋航海科技亦帶動了中國造船業的發展,在1865年中國第一艘木殼蒸汽輪船「黃鵠號」正式面世。

昔日並未見貿易戰

雖然中國陶瓷在世界享負盛名,但美國亦有自行做陶瓷,展品就提及一個來自費城的瓷器品牌Tucker Factory,「但他們不夠中國貨爭,中國瓷器不單便宜,質量又好,因此他們後來倒閉了。」

那麼,中國貨當年這麼便宜,美國本地商人會否抗議,繼而衍生類似貿易戰的情況?「嗯,其實美國人很追求中國貨。在那時期的中美貿易之間,我們沒有看到貿易戰,中美之間是互惠互利的,而且中國商人還會去美國投資,例如浩官,他曾經到美國東岸建造鐵路。」

尾聲,問陳麗碧如何看刻下的中美貿易戰,她忙着搖頭說:「這就不是我的專業範圍了,你要去問經濟學家。」

那麼,香港在中美貿易之間擔當什麼角色?「這段期間的香港,主要是轉口港,我們開埠初期也沒有什麼產品出口。譬如成衣,也僅是數十年前的事。」中美貿易也帶動更多傳教士來中國,例如一間名為Olyphant & Co.的貿易公司,每次出海必然預留一間房給傳教士,順道帶他們到中國傳教。

 

陳麗碧小檔案

職業:香港海事博物館副總監(策展及藏品)

學歷:中文大學文學博士(中國藝術史)

家庭狀況:未婚

著作:《東西匯流:13-18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白銀時代:中國外銷銀器》等

 

撰文:譚淑美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