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24日

潘天惠 焦點人物

錢敏華為樂團領航 中樂飄飄處處聞

被譽為「香港文化大使」的香港中樂團,仙樂飄飄處處聞,經常在外地演出時聽到當地華人表示引以為傲,試過在挑剔的俄羅斯觀眾面前,未表演完畢已獲高呼「安哥」,名聲享譽全球,地位直逼世界級西樂團,只可惜別人當寶,我們當草。

「離開公務員體系,金錢上肯定有損失,但人生的價值不一定只是體現在金錢上,多年來我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由借用到過檔,大舵手錢敏華博士奮不顧身,成功把中樂團帶上全新境界。一眨眼17年過去,一生何求?她無怨,也無悔。

1977年成立的香港中樂團,曾經隸屬政府架構之內,但處處受到掣肘,為了尋找更大的發展和自主空間,於2001年實現公司化;在同一平行時空,錢敏華1989年加入康文署,輾轉調到不同部門,機緣巧合之下,終在1996年與香港中樂團結緣,任職節目經理。

「我們仍是受政府資助的團體,公司化的目的是希望找到適合藝術團隊發展的方向,故此《使命宣言》提到,致力於奉獻卓越的中樂藝術;緊貼時代脈搏、發揮專業精神、追求音樂至高境界;成為香港人引以為榮的世界級樂團。」同事稱呼她為Celina,錢敏華位高權重,但平易近人,笑容可掬,有問必答,顯然有別於習慣轉彎抹角的政府高官。

「我們至今委約及委編作品約2300首,可能是全球最多,幾乎什麼表演形式都試過,同時也不忘照顧弱勢社群,與不同團體如董事基金、賽馬會等合作,履行社會責任。」香港中樂團每年舉行不同的音樂會,形式和內容多樣化,多年來屢獲殊榮,2005年成為首個藝術團體獲香港電台頒發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去年榮獲「傑出企業策略大獎」,誕生超過40載,外訪演出數之不盡,她坦言有苦有樂:「最窩心是聽到外地的香港人,表演過後告訴我們,為香港人的身份引以為傲。」

「不過,普羅大眾對中樂團的誤解仍然不小,例如覺得高深莫測,其實大錯特錯,很多人接觸過後,不僅覺得絕不深奧,也認為同生活接近,寫情寫景的樂曲特別觸動到中國人,聽過也會翻尋味。」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錢敏華承認樂團仍在努力拉近與社會各界的距離,「整體而言,香港贊助藝術文化團體的風氣仍然遠遠落後,通常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西樂團,如果商界打算贊助中國文化團體,也會先想到贊助內地團隊訪港,哈哈!」

曾幾何時,公務員代表鐵飯碗,錢敏華本來一世無憂,安安穩穩,卻在2001年頭也不回,臨危受命,獨當大旗,「當時我要回到公務員體系,但是樂團公開招聘行政總監兩次,都找不到合適人選,又有人答應後甩底,3月頭舵手的位置仍然懸空,4月1日便要正式公司化,時間無多,於是邀請我借調過去。」

俄國觀眾叫安哥

正如劉備借荊州,一借沒回頭,最終她決定全身而退,離開comfort zone,接受人生新挑戰。「內心掙扎過是事實,計算公務員的長俸在內,金錢上一定有損失,但人生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我得到的比失去的多,最重要是理事會內集結社會賢達,讓我每日都在上堂,與樂團一起蒸蒸日上,一步步邁入正軌。」

她不是紅褲子出身,加入樂團後才開始同音樂做朋友,自言白紙一張,反而沒有包袱,「純粹用藝術行政的角度看事物,與同事之間左右腦互相補足,利多於弊。」團內的樂手是全球公開招聘,頭三關是在布幕後演奏,顯示不分國籍與膚色,能者居之。

金錢和藝術需要共存,但本身關係也充滿矛盾。「我在碩士讀的是非分配利潤組織的績效評估,明白到對藝術團體而言,不可能像以前的做法般只看賺錢與否,又或單靠入座率、贊助費來看樂團成效,試想想,通常表演新作品時,觀眾數量多極有限,但這個平台是讓樂手去實驗,而經典作品往往是需要實驗。」

樂團公司化後的第一年,便聯同近千名市民締造「千弦齊鳴」,首創最多人同時演奏二胡的世界紀錄。「那是樂團第一次搞大型社會活動,擔心香港有沒有足名夠的樂手,又怕他們是否願意出來表演,晚晚都輾轉反側,」錢敏華憶起威水史時,雙眼不期然閃過光芒,「後來人數夠了,又怕天公不造美,最難是如何擺放 1000個譜架呢?經過多日費煞思量,我們最終敲定訂造小型譜架,夾在琴內,幸好整個活動圓滿落幕。」

2003年適逢香港遇上沙士來襲,樂團召集3000多名市民舉行鼓樂節,為全港打氣加油,她坦言背後的籌備過程不足為外人道:「其實,我們聯絡全中國的造鼓廠,依然無法在短期內製造到足夠的鼓,惟有幾個人打一個鼓,加上7月份天氣酷熱,起初難以評估反應如何?結果大獲好評,令人安慰,鼓樂節也就一直搞到今日,繼續宣揚自強不息的香港精神,並開展了不同組別,參加者由2歲半到97歲,特別是欣賞到復康機構的組別時,看見他們透過藝術經驗塑造出正面人生觀,也自然暖在心頭。」

經過年復年的耕耘,香港中樂團在國際上早已享負盛名,常獲主辦方讚譽為「全球第一中樂團」,反而700萬港人擁有瑰寶而懵然不知,「記得有次前往俄羅斯表演,主辦方告訴我們,當地觀眾要求高,性格挑剔,只要音樂會不合心水,坐一陣便會離席,當時我內心也是戰戰競競,生怕觀眾離席會影響樂手表演,最終我能放下心頭大石,因為一個人也沒有提早離場。」她露出會心微笑。

「印象最深的一次表演,同樣是在俄羅斯,我們面對的主流觀眾,當樂團演奏完《精氣神》一曲時,出乎意料地台下已大叫安哥……這首作品最初在1998年面世,沒有旋律,屬於哲理性作品,最初被樂手和觀眾齊聲開罵,但我親自同作曲家談過,他說這首歌是寫給20年後的觀眾,真的一語成讖!」時間證明了藝術是無法用短期的票房說明成功與否。

今年9月,樂團在內地巡演,走訪過清華、上海和浙江3間大學,去過國家圖書館音樂廳,又試過在南京戶外演奏,反應一樣空前熱烈,錢敏華認真地說:「有個60多歲的觀眾說,那是人生看過最好的中樂表演,那就是對樂團的肯定。」

複製容易創造難

複製容易創造難,香港中樂團是全球唯一自行研發樂器的樂團,由獨立部門負責,她揚眉說:「我們放棄用蛇皮製造二胡,用全新物料,提高穩定性,不受天氣影響,也不希望繼續殺生,惟最大的難關是如何打破『傳統一定好』的概念,於是我們拉起帷幕,讓同一演奏家拉同一首歌給同事、樂手和觀眾細聽,收回的問卷發現他們更喜歡新樂器。」

由2009年開始,自製二胡首次面世,期間兩度升呢,目前已是第三版,新樂器逐漸受到其他樂團青睞,最後她想對全香港人說幾句語重心長的話:「當大家想到世界級樂團,大家先入為主想起西樂,我們希望扭轉這個局面,他朝有一天,人們也會想到中樂團,最好就是香港中樂團,也希望愈來愈多觀眾進入音樂廳,感受一下中樂的妙趣,甚至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錢敏華小檔案

家庭狀況:已婚

學歷:博士

職位:香港中樂團行政總監

 

撰文:潘天惠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