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1日

黃曉恩醫生 百科齊放

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源於異常的漿細胞增生並沉澱於骨髓中,屬血液科癌症之一。2016年本港的新增個案約230宗,患者多為年長人士。

多發性骨髓瘤可影響身體多處器官,病徵也多樣化,包括高血鈣、腎衰竭、貧血和骨骼病變。診斷方面,除一般臨床身體檢查和問診外,還有X光、常規血液檢查、特定血液檢查「血清蛋白電泳」(Protein Electrophoresis),以及骨髓檢查和影像診斷,例如正電子電腦掃描(PET-CT)或磁力共振(MRI)。

藥物治療

一旦確診,醫生會建議身體狀況理想的患者採用「蛋白酶抑制劑」(Proteasome Inhibitor)、「免疫調節劑」(Immunomodulatory agent)及類固醇三管齊下作誘導治療,在病情達至完全緩解後再進行骨髓移植。至於年紀較大或因身體狀況欠佳而不適合進行骨髓移植的患者,則以藥物治療為主。

正常的骨骼具有正常及有規律的新陳代謝,惟當癌細胞到達骨髓後,會分泌出生長因子,刺激造骨細胞釋出大量RANK-L蛋白,使蝕骨細胞被過分激活,破壞骨骼的平衡,使骨質變得脆弱。同時,蝕骨細胞又會釋放生長因子,刺激癌細胞生長,造成惡性循環。患者的骨骼會疼痛、容易折斷或崩塌,甚至出現脊髓壓迫的症狀,影響活動能力。

針對處理骨骼相關併發性,醫生除處方止痛藥外,目前還有兩類補骨藥物可使用:一、傳統藥物雙磷酸鹽類(bisphosphonate);及二、新一代藥物RANKL抑制劑。傳統藥物需透過靜脈滴注方式施藥,且需經腎臟代謝排出體外,故不適合腎功能欠佳的患者。

新一代藥物則以皮下注射方式給予,對醫患雙方均較為方便,同時不經腎臟代謝,故毋須因應患者的腎功能而調整劑量。新一代藥物有抑制RANK-L蛋白的作用,使蝕骨細胞無法生長,因而中斷癌細胞破壞骨質的惡性循環。最新研究證實,新一代藥物有效延緩及預防骨骼相關併發症,患者的無惡化存活率更優於傳統藥物。臨床上,新一代藥物有效紓緩骨痛症狀並延緩其惡化速度,減少患者對強效止痛藥的需求,故醫生會建議患者及早開始並持續使用,以保護骨骼及保持生活質素。副作用方面,兩類藥物都可能引起低血鈣和短暫性如感冒般的骨痛,惟並不常見及能有效予以處理。

作者為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