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1月24日

譚國偉博士 校長開壇

通識回歸 獨立學科

早前有本地傳媒報道,教育局計劃改革通識科,包括將文憑試評級只設「及格」和「不及格」、剔出核心科目,以及改為「只修不考」等。

人心惶惶

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希望此科能被「鬆綁」,給予學生更大空間選修自己心儀的學科,有利學生的個人發展,及為本港未來培育更多創科人才以迎合未來香港的發展。雖然教育局一再重申未有課程檢討報告,但相關傳言令現職通識科老師人心惶惶,尤其是合約制的通識老師,更是擔心教席朝不保夕。而正在教育學院主修通識科的同學更感前路茫茫!

自2009年起,通識教育成為香港新高中文憑考試的必修科,其課程設計涵蓋六大單元,包括「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衞生」及「能源科技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局希望學生藉着通識科掌握跨學科知識,達致「文理兼備」,成為世界公民。

其實通識科由來已久,它的前身是預科課程改革(即「四改三」的年代)所開設的一個選修科,學科的特色如單元設計、獨立專題研究和校本評核、議題為本、多元化教學活動、着重培養能力多於知識傳授等,均對高中程度青少年的發展具有益處。

中立態度

然而任何好的理念,也需要態度中立的施教者才能相得益彰,倘若由具有濃厚主觀立場的教師執教,一位位恍如白紙的學生總是難以避免地受影響,難怪雨傘運動後,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通識科是反政府教育,變相鼓勵學生參與運動;亦有議員要求取消通識科,理由為擔憂通識科太政治化,害怕學生對政治的看法有所偏差,故較為中立的態度和政治取向對教授通識科至為重要!

觀乎本港在數理方面的發展,逐漸被鄰近的國家(例如日本、韓國)超越和拋離,創科的需求的確需要迎合國際形勢的發展。在魚與熊掌的形勢下,如果把通識教育科改為選修科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作者為優才(楊殷有娣)書院校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