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9月6日

熊偉民醫生 腦生常談

腦內計時炸彈:血管泡

日常生活中總遇過有些朋友明明只有三四十歲,之前無病無痛,絕非中風的高危分子,但突然腦出血昏迷入院甚至返魂乏術。在行醫的生涯裏,這類無預兆下的大中風並不罕見,當中一個常見成因是由俗稱「血管泡」的腦動脈瘤爆破後引起的珠網膜下腔出血,死亡率可高達五成。

腦動脈瘤並非腫瘤或癌症,而是腦內的動脈血管壁內腔像吹波膠被吹出一個突起的血管泡。可以想像,血管壁被吹脹後會變薄,容易一戳即破,若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三高問題便更高危,一旦血管泡爆破,血液流出,形成出血性中風。

雖然腦動脈瘤可以帶來可怕的後果,但患者未必有明顯症狀,原因是它一般不會太大,較常見是3至4毫米大小,少數可以超過7毫米,惟未對腦部造成壓力,故不會引起頭痛等明顯病徵,反而不少患者因為頭痛等問題,接受腦部磁力共振及血管造影檢查而發現。亦有少數病人在它爆破前會有不尋常的劇烈頭痛。

若發現腦內有血管泡,要視乎其大小及健康狀況來處理,若它超過3毫米或患者有三高、血管泡周邊不規則,便要警惕,發生爆破機會較高,需要盡早拆彈。

血管泡未爆破前,處理相對較簡單容易,可以利用微創的介入治療術,由腹股溝的血管放入導管,然後進入血管泡的位置,放置繞流支架及金屬絲,以便封閉血管泡。手術後血管泡會在數星期內逐漸萎縮凋謝。

假如未能及時發現血管泡並且出現爆破,治療便不同,醫生需要處理由於腦出血而引發的創傷及後遺症,當中充滿變數,後果亦難預料。

腦動脈瘤就如腦內的計時炸彈,可隨時爆破出血,亦可能終生不構成風險。市民當然不宜刻意接受腦掃描,但如果有時會出現不尋常的頭痛,則可考慮做一次磁力共振加血管造影,有助尋找病源,花一點時間便能為自己帶來多一重保障。

作者為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