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26日

吳雄 電視導賞

巨鯨死亡啟示錄

飲管插鼻的海龜、海鳥肚裏的膠粒、泰國巨鯨解剖後掏出的80個膠袋……上述驚慄畫面在社交網廣傳,有沒有增加大家「走塑」的決心?專家估計,2050年海洋塑膠垃圾量將超越海洋生物,香港對開的太平洋可改名做太膠洋(Plastic Ocean)。明珠台的一小時特輯《塑膠殺鯨事件》(A Plastic Whale),探討去年3月在挪威發生的鯨魚死亡事件,兇手是漂浮海中的塑膠垃圾,但幕後黑手其實是人類……

鯨魚是最聰明的動物之一,不然也不會在海洋公園擔任特技演員。去年挪威卑爾根有條鯨魚在淺灘奄奄一息,義工如何幫牠也不肯游走,不久就命喪海灘上。海洋生物學家發現牠健康情況欠佳,手術刀一劃取出胃部一看,竟然掏出數十個膠袋,連腸裏也堵滿塑膠垃圾,原來碩大的鯨魚就這樣活活餓死。

類似的情況陸續有來,蘇格蘭、泰國等地都發生塑膠殺鯨事件。原來,鯨魚一般潛在深海3公里處覓食,一伏就是數小時暗無天日,再利用聲納偵查上方獵物,塑膠垃圾正好漂浮在海水的表層或中層,鯨魚誤以為是游動的水母,於是一張嘴鯨吞入腹,殊不知竟是致命的「幽靈水母」——膠袋!

逾2米長塑膠垃圾

挪威卑爾根膠袋殺鯨事件目擊者雲丹尼斯就住在海灘邊50米外,「牠當時不太會動,躺在淺灘上奄奄一息。牠顯然餓得游不動了,當出於人道理由槍殺牠時,大家都感到很傷心。」那是當地歷來發現的第二條柯氏喙鯨,重量卻比正常要輕得多。也許正如雲丹尼斯所形容,牠只是來找個安息之地。

卑爾根大學教授美查當時負責解剖,「掏出30個大膠袋時,一切都有了答案。我們非常吃驚,竟然遇到塑膠鯨魚。」塑膠垃圾中最長達2米之大,上面的字還清晰可辨,「一個來自烏克蘭,裝雞肉用的;一個來自丹麥,裝雪糕用的;來自英國的塑膠袋,寫明可以循環再用。」

塑膠是直接兇手,但人類卻是幕後黑手。參與拍攝的天空電視台記者摩亞,去過印度、北歐等地追擊塑膠垃圾元兇。他認真地說:「每年超過800萬噸塑膠垃圾倒入海中,結果變成海洋生物的食物,而這些海鮮將進入你的肚中,對健康的影響還是個謎。」

二十一世紀頭10年人類製造的塑膠產品,比整個二十世紀的總量都多。單單2014年就製造了3.11億噸塑膠產品,預計未來30年每年數量將高達18億噸,相當於25萬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換言之,到了2050年海洋塑膠垃圾的總量,將超越汪洋中的魚類總量。

塑膠垃圾為海洋生物帶來巨大危險,不管鯨魚、海豚、海鳥、烏龜都受到塑膠垃圾的影響,一旦進入腹中阻礙牠們再進食,只有等待被活活餓死,又或者妨礙游動,影響孕育下一代,最終的下場也是死亡。

挪威塑膠殺鯨事件引起各界嘩然,挪威環境部長希謝臣承認塑膠垃圾處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我們已經在青口內找到微塑膠,今年1月擱淺的鯨魚,發現胃裏有大量塑膠垃圾。」挪威獨立研究機構SINTEF最新研究顯示,挪威90%微塑膠最後沉在海床上,對當地漁業帶來極大影響。

SINTEF總監漢保說:「塑膠垃圾一般在淺水層,很多會分解成微塑膠,5個月後90%會沉入海床。」除了魚類會直接吃掉這些塑膠垃圾,海床生物如蠔等是微塑膠的主要「食客」,而這些帶膠的蠔最後會來到我們的餐桌上。由於洋流和風力的影響,歐洲和美洲的塑膠垃圾,都會漂流到挪威等北歐地區。

中國努力改善情況

塑膠殺鯨事件不光出現在挪威,今年3月,一條10米長抹香鯨的屍體被沖上西班牙南岸海灘,在牠的胃裏發現29公斤塑膠垃圾,包括繩索、油桶等。西班牙東南部的莫夕亞自治區政府環境總監羅沙路說:「海洋垃圾已變成全世界海洋生物的最大威脅,我們莫夕亞地區也不例外,我們必須正視有關問題。」

當地臨近的大西洋海岸曾出現79000噸塑膠垃圾,面積是法國國土的3倍之多。

《塑膠殺鯨事件》由英國天空電視製作,參與拍攝的記者摩亞今年6月20日在社交網站公布喜訊,表示該紀錄片在蒙地卡羅電視節上獲得蘭尼埃三世特別獎,以讚揚紀錄片引起世人對海洋塑膠垃圾的關注。此外,摩亞和電視台還發起拯救海洋計劃,進一步推動相關運動。

 

摩亞在紀錄片中跟隨挪威人一同拾起塑膠垃圾,令人驚訝的是歐美很多國家並不關注有關危機,進步最大的竟然是中國,擔任聯合國環境署(UNEP)長官的挪威人蘇希恩說:「中國雖然是最大的塑膠垃圾生產國,但已經開始解決危機,甚至是此刻最努力的國家,當地政府的決心非常大。」

蘇希恩呼籲各國政府正視塑膠垃圾,禁止使用膠袋或找出塑膠的代替品,「請大家一起改掉使用塑膠產品的習慣,如果你去峇厘島等旅遊勝地,想不想看到海上漂着塑膠飲管?」目前,全體193個聯合國成員國都簽署協議,開始監察海洋塑膠垃圾的情況。

最近的好消息是,台灣人黃千鐘發明的甘蔗纖維飲管,能於泥土自然分解,假以時日可取代塑膠飲管,那樣海洋塑膠垃圾的危機將大為減輕,海龜的鼻孔不用再受罪。然而,飲管只是塑膠垃圾一部分,膠袋和其他產品是重災區。

摩亞曾問挪威卑爾根大學助理教授利斯利夫安:塑膠是否非用不可?對方答:「我個人覺得不是!但只要有製造者,就代表有消費者,大家要三思而後行。」海洋塑膠垃圾問題迫在眉睫,人類再不立即行動,必定會自食其膠。

 

 

《塑膠殺鯨事件》(A Plastic Whale

播映日期:7月27日(周五)

播映時間:晚上9時35分

播映頻道:明珠台

 

 

撰文:吳雄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