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15日

李廸文 教研陣地

從以人為本到一代不如一代(上)

上年去港大進修,課程最後一堂邀請兩位校長(一位是播道書院校長Mr. Vincent Lo)給我們學員問問題。

當時有老師問到,怎樣做到「學生應該點樣學,我們就應該點樣教」,校長給出的答案,引經據典,由皮亞杰(Jean Piaget)講到孔子,例子眾多,重點就是(我認為)高階思考:「分享、評鑑、創新」,還有就是因材施教,所以所謂「統一課程」,是糖衣陷阱,易於執行,卻苦了學生。

但這些老掉牙的理論,教師教育培訓那時候各位準老師已經滾瓜爛熟,那為什麼實行起來卻不是那回事呢?

一切由師生關係開始

又有同工問到怎樣才可教好學生(無論品行與學業),校長訴說「師生關係」是關鍵,但有部分老師卻好像不以為然,覺得校長在「吹水」,答非所問。(例如:「師生關係跟課堂教學何干呢?」我笑而不語。)

我絕對同意校長所言(不是因為他是校長所以我同意,而是因為他的說法是evidence-based,有科學研究支持的)。以前已經寫過,教育的一切是由師生關係開始的,師生關係不好,即使完美的教學法,加上完美的教學設備,再加上完美的校舍,也頂多是事倍功半,更何況實際上是不完美的教學法、不完美的教學設備、不完全的校舍呢?

之前又寫過,所謂的師生關係再深一層,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有什麼所謂「深不深一層」,都是基本到不得了,難道可能我們喜歡本末倒置?),師生關係是在這基礎上再加上一定的法律、社會制約、知識、經驗的分享功能,若然自己的定位也不清晰,怎能期望學生百分之百的信任老師呢?把自己當成只是學業成績製造者,而家長、學生也這樣想的時候,這是惡性循環,再加上所謂「考試定成敗」的(錯誤)思維,那就變成一個更大的惡性循環,互為因果,把香港的教育系統裏的所有人都帶到透不過氣的地步,學生難、教師難、家長難上加難。

教育的重點,是老套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的教育需要作最終依歸、判準、中心點,並落實在教育所有細節裏,把學生(及老師)當成是活生生的人來看待。他們不是機器、不是工廠的員工、不是生產線上的物件、不應只用一堆無生命的數據來定義、來評估,他們不是什麼資產、不是投資、不是消費,他們是人。這簡單的道理,竟然好像是遺忘了。(明天續刊下篇)

作者為鳳溪廖萬石堂中學老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