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18日

張綺霞 訪談錄

義務骨科醫生羅尚尉 為汶川地震截肢病人奔走10年

2008年汶川地震的情景,雖然隔着電視屏幕,也讓人看得心驚,整座學校倒下,壓死年輕的學子,整座村莊被掩埋,數千人就此長埋土中,10年過去,許多人仍帶着當年的傷痛努力生活,當中包括因為壓斷手腳,需要安裝義肢的一群孩子。

去年獲得香港人道年獎的羅尚尉醫生,是慈善機構「站起來」的義務醫生,10年來一直幫助在災難中受傷的病人,最近更出版新書,道出這群孩子的經歷。書中的孩子不但在地震中失去家人親友,也失去了手腳,一無所有,卻能重新站起,這些故事都為他帶來不少啟發。

羅尚尉醫生當年主修骨科,專做康復治療,是覺得它的功能較為顯見,「手術做完就立竿見影」。汶川大地震後,有大量傷者無法在四川省內接受治療,需要運到其他省市的醫院,其中以廣州市的醫院接收最多病人,當中包括不少重症病人,應骨科醫生陳啟明教授的號召,羅尚尉和一群醫生組成骨科康復組織「站起來」,在地震發生後不久就到廣州的醫院幫忙,提供意見,他們收到不少捐款,於是把這項工作變成長期支援。

「開始時,我們每個周末在威爾斯醫院訂兩輛旅遊巴出發。」他形容,初看到廣州醫院的情況,也感到頗震撼,因為一整個病房都是截肢的病人,而且大部分是孩子和青少年。「在香港的臨床經驗上,這情況真的很少見。」到了成都,所見場面更震撼,「整個病區3層樓都是病人,有些是截肢,或是截癱(截肢加癱瘓)。」

頻密上落

他表示,在西醫角度,受了傷就要盡快做康復治療,及早鍛煉肌肉,「在急症期已經要介入」。然而內地醫生接受中醫訓練較多,認為受了傷要先臥床休息,「他們的概念是起碼要睡100天,但這對我們來說太遲了,愈遲身體機能愈差。」當中經過一段時間溝通才讓他們理解。「就算是截肢,只要傷口穩定了,都可以用臨時假肢先練習。而且病人也要有主動性,要自己去動,但中醫比較習慣被動式治療,如替他們推拿按摩等作治療,理念上很大分別。」

到了2008年9月,病人陸續回鄉,「站起來」的醫生也跟隨到四川跟進。後來得到香港政府的資助,在當地成立川港康復中心,病人有了固定的據點讓他們可跟進,也培訓了當地2000多個復康人員。機構更以向醫管局借人的形式,讓羅尚尉可騰出時間做內地的工作。起初他每個星期都到內地一兩次,持續了近一年,至病人穩定了才減少次數。

羅尚尉太太在內地出生,也是醫生,很支持他這份義務工作,幫忙照顧兩個女兒,讓他無後顧之憂。「起初別人問我打算做多久,我答不太清楚,而且我旁邊也有很多人在幫忙,一天有資源,就多做一天吧!就如我們的假肢矯形師何錦華,所付出的時間精神更多,所有(義肢)都是他幫忙裝。其他機構如紅十字會的項目只有5年時限,我們現在仍有照顧他們的病人。」

重建信心

在地震中倒下的建築不少是學校,因此很多嚴重截肢的都是年輕學生,後期病人開始陸續裝上義肢,但內地慈善機構提供的義肢,不少都材質不佳,經常磨破皮或活動不良,減低病人的移動意欲。羅醫生指出,「站起來」很着重要用好的材料製造義肢,幫助年輕人重拾生活自信,健康成長。

「義肢價錢可以相差很遠,從幾百元到很高功能的10多20萬元都有,內地理念卻覺得用貴的義肢會浪費錢,覺得我們大使,批評過我們很多次。但我們覺得這些孩子都很年輕,義肢功能上的需求很大,如果用好的,病人的活動能力也會好很多。如今回看,我們也不曾後悔,因為可以用得更久。」

「例如女學生劉敏的假肢,花了9萬元,如今已經在知名大學讀書。她沒有了膝蓋,需要更高功能的義肢,而內地大學建築很多都沒有電梯,只有樓梯,很難叫她坐輪椅。尤其是女孩子,那個身體形象是很重要的,很多都不想表現殘障,我覺得我們能帶給他們信心。」

在這群孩子中,不少都有手部截肢,「站起來」也重金為他們配備電子手,兩隻一套價錢超過10萬元。如最後被救出的傷者馬元江,被困179小時,整整一個星期,最後他們為其安裝電子手,過回普通人的生活。「他們將來長大後會成為家庭支柱,花這錢也值得。」而他們的資金也足夠,捐款加上香港政府的支援,因此除了送贈假肢,也能花錢在人力支援上,幫助調整義肢至合適舒服。

內地不少機構都愛叫病人脫掉義肢,滾着輪椅示人,讓別人看到「他們有多慘」,然而與這批病人接觸多了,會發現很多都努力做出與一般人無異的形象。就如有一個學生申請來香港讀書,兩隻腳都用義肢的她一直都沒有被發現,直到生活上出現一些無法自理的困難,才被老師、校長知悉。「(內地機構的)視野上是很不同,但隨着培訓增多,那差異也慢慢拉近。」

從病人身上,羅尚尉見識到生命力的頑強,沒有了兩隻腳一隻手,脊椎神經受創至半身癱瘓的母親黃莉,也能堅持活下去,更成立慈善機構幫助其他殘障人士。而最年幼的截肢傷者、只有3歲的宋馨懿,當時父母為了保護她失去性命,她僥幸存活,卻要靠義肢才能活動。年紀小小的她展現驚人的復元能力,很快就掌握義肢的運作。

生命戰士

北川中學學生代國宏沒有了雙腿,他在瓦礫中等待救援時,曾向死去的同學許下承諾,會替他們活下去,雖然要以輪椅代步,但也努力成為殘疾游泳運動員。「這些都是在醫學上很難復元的個案,很多高位截肢,就算有義肢也很難控制。這群病人對臨床經驗有很大影響,擴闊視野。」

羅尚尉表示,跟這群病人已經建立超越治療者與被治者的關係,更像是認識很久的朋友。「我們全記得他們的名字,所有人都被加進一個200多人的WeChat群組,上去會診時知會一聲,他們就自行安排時間見我。有問題他們也主動要求幫忙。」從這群孩子身上,他對於生命有更多體會。

「他們全是死過翻生,或很多是整個課室中死剩的一個,他們的經歷在我聽來是頗恐怖的——但我從不主動問,只是看他們寫的文章,說到被瓦礫掩埋的同學一個個沒了聲色,最後只有自己被救,生命中的許多東西都看化了。就如代國宏的同學一個個支撐不住,臨終時託他出去向自己的家人道別,達成遺願。」

這群學生也努力在逆境中掙扎求存,雖然不少都受創傷和不快回憶困擾,甚至自己了結生命,但也有不少找到與之共存的方式。如當年的中學生劉敏雖然失去了一條腿,如今卻努力進修,在南京大學讀法學碩士。最近他們以病人的經歷出版新書《十年如一 ──汶川地震十週年回顧》及《找一個人──汶川地震十週年回顧》,也不想把書寫焦點放在其悲慘過去,而是病人如何走出創傷的陰霾,希望能為其他人的生命帶來更多啟發。

 

 

羅尚尉小檔案

出生地點:香港

職銜: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

曾獲獎項:香港人道年獎2017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