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4月7日

黃譚智媛教授 自講自治

不是「中醫院」這麼簡單

醫院管理局3月11日舉辦的「中醫醫院諮詢論壇」易名為「中醫藥諮詢論壇」,與會領導在開場白介紹中醫院的使命和定位:

1.應作為一所立於香港公營醫療體系的醫院,並需要政府的財務支持;

2.作為富有中醫特色的中醫藥旗艦,為中醫藥發展提供一個平台,並提升中西醫合作國際地位;

3.作為中醫藥醫療、教學培訓和科研(醫教研)發展的全面樞紐。

其後,與會領導帶領大眾討論:

1.中醫藥在香港醫療體系的定位,中醫醫院及其與其他中醫藥、相關醫療服務提供者的關係,包括私人執業中醫和西醫;

2.教育、培訓和科研;

3.如何為中醫醫院人才作準備。

中西醫結合

業界異口同聲請求設立「中醫藥管理局」,董事由中醫專家領導,發展純粹的中醫和中醫專科並探索純中醫、純西醫和結合醫學的最佳比例,同時,與中、西醫診所及醫院協商轉診計劃。根據筆者發展十八區中醫教研中心及在中西結合學會從2013年開始辦「中學西」培訓班的經驗,中醫藥界現在已有適當的領導可與西醫、護士及醫療專業人員並肩策劃。

醫管局發展中醫藥前10年建樹:

1.在「沙士」時期,邀請廣東省中醫院教授會診,破天荒讓中醫進入ICU及其他病區診治,是中西合作防治的先驅,其後發表學術報告亦歸納於醫管局出版的《「沙士」的挑戰》(Challenges of SARS,見註)

2.在瑪嘉烈醫院建立中藥毒理實驗室,支援臨床毒理分析及診斷。

3.策劃中醫、中藥電子系統,比較西醫普通科門診更早實現「無紙化」運作,試辦中醫「癌症中心」與醫管局病人電子系統互通。

4.成立「中醫動」資訊及教研平台,供市民及醫療工作者使用。

5.優化醫管局「醫啟知」,邀請各大學專科教授與中央藥劑師建立「藥物相互作用資料庫」。

6.在各優勢病種中委託專家作文獻系統回顧分析,用以準備「臨床診療常規」(已發表的醫學文獻有15篇)。

7.在十八區教研中心成立質控及安全體制,推行優質系統管理。

8.發展東華三院的中西合作模式,在不少於22所醫院試辦中西協作的服務及臨床護理指南。試點包括在博愛醫院急症室對腰背痛病人施針,減低入院的需要。在瑪麗醫院腦外科手術後的病人亦可在麥理浩夫人中心加針灸推拿等,作為康復治療的一環。

9.在培訓方面,設立「北上南下」獎學金及訪問學人制度,發展臨床培訓基地及仿效家庭醫生的3年培訓計劃。

10.與西醫並肩發展「研究道德委員會」及使用補充和替代醫學的新方法和標準進行臨床研究。醫管局中醫部已派員到德國學習成為認可科研導師及舉辦培訓課程。

加強「西學中」

中醫醫院的主要配套應該即時展開工作,在現有環境下,做前期的發展。

1.十八區的中醫教研中心必要加進特邀實習培訓老師,專職帶教審方,而每所中心協商發展最少一種專科/專病,與西醫合作編寫臨床常規指南,從而累積經驗/病人,做教學及研究之用。

2.在不同類別的醫院,仿效「中山醫科大學」及加強現存東華三院的中西合作病區,發展中醫臨床服務病房,加進教學和研究人員,與西醫待遇看齊。

3.在佛教醫院中醫服務重拾10年前中西結合日間康復中心的計劃,成為臨床培訓基地。

4.加強「西學中」培訓班,藉此合作開拓循證「臨床診療常規」。

5.發展電子數據中心,用於收集、分析、風險評估和實時反饋,公眾教育和專業交流,與eHR(醫健通)二期同步發展。

6.與港大及中大「臨床研究中心」合作培訓臨床1、2、3期科研和運作人員,從而進行多中心臨床研究。

7.前期建立虛擬「中醫專科學院」,在各中醫大學進行研究生和專科培訓。

8.在科學園計劃設立的良好生產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中藥廠,擁有膏丹丸散等製作設備,可與中藥廠合作,發展「院內製劑」。

9.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STRI)合作,在中藥材物流認證,加入IoT及Blockchain保護「從農場到病人」的質控鏈。

10.與政府中藥檢測中心(Government Chinese Medicines Testing Institute, GCMTI)合作,聯絡各大學中藥科研部門,發展中成藥臨床有效成分的標準,從而進行中成藥品質檢測與認證。

上列工作必須專責發展研究中醫藥的機構進行,領導們要有宏大願景,有革新創意,可聆聽分析,可協調合作,不單是對中醫藥有識有心,並明白世界經貿發展及相關政商運作。因此,應成立「中醫藥研發管理局」,策劃時間表、路線圖、10年計劃與指標。

註:見Role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SARS Patients: Evidence in Context by Derrick KS Au, in Challenges of SARS edited by Jane Chan & Vivian Taam Wong, Elsevier, 2006.

撰文:黃譚智媛教授 前醫院管理局總裁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