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2月22日

佛琳 藝文評論

從灣仔至油麻地 再見榕樹下

油麻地是一個舊區,也是一個具本土文化氣息的地方。廟街的小販地攤,以至2012年重開的油麻地戲院,各個地點都有其歷史故事,但本地坊眾卻反而視之為龍蛇混雜之地。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榕樹頭,它不單反映地區變遷,亦見證香港劇壇的一段足跡。

藝術傳承

1986年,編劇家杜國威為香港演藝學院撰寫話劇《榕樹下》,作為學院首屆學生的畢業展演作品。劇中除了那些與榕樹頭相關的角色,例如地保、睇相佬、寫信佬、歌伶等,主線人物是以賣唱為生的金嫂,以及她的女兒阿玉,後者少時被後父污辱,後來有機會便離港遠赴異國生活。《榕》劇就在阿玉與一批學習西方街頭表演的藝人一起回港作開始,講述阿玉如何面對自己的悲慘過去,同時反映西方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的鴻溝。

《榕》劇當年在演藝戲劇院演出7場,觀眾不過幾千。該劇其後卻由灣仔劇團發揚光大,作為多屆「劇壇新秀特訓營」的總結演出。究其原因,杜國威撰寫的劇本是專為戲劇學院而設,劇中包羅不同身份的角色,以及大批群眾演員。角色需要念誦台詞,並要展現形體動作;既有演員拿着結他高歌,亦有角色表演粵劇功架和唱腔,正是形形色色,應有盡有,確實是演員訓練的最有效成品。

32年後,灣仔劇團以《榕》劇為基礎創作成為《再見榕樹下》,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黑盒劇場演出,既是戲劇的延伸,亦是劇壇發展的見證。

編導葉運強與聯合編劇吳少岳、梁曼姿聯合編寫的《再》劇,開場先引用了原著《榕》劇的特定台詞,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人物際遇。時空大概從原劇推展了10年,也就是香港回歸前的光景,金嫂的身體每況愈下,榕樹頭的風光不再,阿玉於是由外國回港,但金嫂已因病撒手人寰,餘下阿玉的兩位弟妹,以及曲藝攤檔的幾個老弱夥計。各人都要面對街頭通俗文化沒落的必然現實,但同時希望為自己尋找到可發展的出路。

《再》劇的形式以人物對話為主,頗具傳統話劇味道。劇本結構則以現在和過去時空交替而行。阿玉和一班老夥計面對現實環境,另外穿插角色以往的舊事舊恨,每個人物對於人情的執着,頗有杜國威劇作的一貫特色。另外,《再》劇有一位頗為吃重的區議員角色,致力解決榕樹頭街坊的困難,盡力減輕社會的戾氣,亦顯示全劇不帶政治色彩,只着重人情世故的創作主旨。

平實不華

《再》劇的整體表現平實不華,算不上亮麗悅目,可是創作人的誠摯和努力,仍能值得如我輩的老觀眾尊敬。灣仔劇團曾經是本地其中一個實力雄厚、創作旺盛的業餘團體。在已故戲劇家何偉龍帶領之下,劇團曾舉辦戲劇節,亦在牛池灣文娛中心長期駐場演出。劇團成員曾在東九龍的公共屋邨「洗樓式」派發宣傳單張,令戲劇藝術深入社區。《再》劇沒有劇團以往標誌式的群眾演員參與,但仍見多位在劇場幾十年仍然不離不棄的老團員,「撐住」幾位年輕演員一起同台演出。香港的戲劇藝術,就是有賴這批熱心人士,得以繼續傳承發展。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