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20日

張綺霞 訪談錄

台灣作家張曼娟 重整單身生活

社會對於女人,向來都用各種污名加以壓迫,老對女人更是大忌,女人過了30歲年齡就是忌諱,有任何皺紋都要想盡辦法打針做手術消滅,而踏入中年仍單身的女人,更成為主要攻擊對象,往往被加上「不幸福」、「不快樂」標籤。

台灣女作家張曼娟卻是少有活得豁達坦然的單身女子,不怕透露自己的年齡,而且不怕宣稱自己喜歡單身。她快樂和幸福,但是與婚姻無關,只是因為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認識到很多善良的人。

許多人到了中年,面臨退休等生活轉變,無法適應,被愁苦所困,她卻主動辭去教職,投入自己喜愛的事中,並把這階段視為重整生命的機會。

張曼娟上月應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之邀,再次來港,以「一個人的生命旅程」為題演講,有此命題,只因她是個「資深單身」。「我是1961年出生的,那個年代的女性大概都是以結婚成家為人生目標,我以前也是這樣子想我的人生,可是後來愈走愈發覺,不結婚對我來說是更合適的生命選擇。」

如今單身在台灣已經很常見,但在她年輕時,一個女人要選擇單身,壓力龐大。「我大概是第一批最受攻擊的單身女性」,尤其是她是一個女作家,在大家都愛看書的時代是很矚目的身份。而且她很年輕就成名,24歲出了《海水正藍》一書,瞬間熱銷,卻讓不少男作家覺得自己地位受威脅,故意排斥攻擊。「很長時間我在文壇沒有什麼朋友,也不去參加聚會。有幾次我去了,就遇到一些很明確要傷害你的人,說很不好聽的話。」

在她面前批評是常事,背後抹黑的人也多。「20年前台灣出現一個很歧視性的詞彙『單身公害』,意思是每一個單身女性都有可能變成別人的小三。有男作家在演講的時候,最喜歡說:張曼娟就是這樣的典型,學歷高,身高也高,在社會上的知名度也高,就是公害中的公害。」

她當時覺得這種說法非常污名化,卻沒有太大的憤怒。「我的性格不是非常在意外在評價,你替我貼標籤沒有用,因為我一走動,標籤就掉下來。」

一直到如今,社會判斷女性價值的指標,主要都是看她的婚姻關係。張曼娟身邊不乏因為這壓力走進婚姻的朋友。「我一個女性朋友在結婚前說,這次婚姻不一定會成功,但非結不可。我問為什麼?她說:『一個女人到了應該結婚的年齡不結,就是一種羞辱。但離婚是一種悲壯,兩者是不一樣的。』」

「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可以避免的悲劇就避免好了。我常跟女性朋友講,我真的不是嫁不出去,而是不嫁出去。我很清楚自己不適合婚姻,也不覺得這樣丟臉。我會用生命證明,我的單身不但沒有造成台灣的公害,而且還是公益(笑),還有很多時間和力氣幫助更多人。」

自覺不適合結婚

這些年,她都不曾想過要結婚,「很多女生從小就覺得新娘禮服好漂亮,一生一定要穿一次,要有盛大的婚禮,我從來沒有想過這種事情。想穿白紗,自己穿去拍個照片不就好了嗎?」

數段戀愛下來,都讓她更確定,自己不適合婚姻。「我是比較活在自己世界的人,也是很直感的人,有些事情想做就做,不想做的就不會做。走進婚姻裏面,你就不能這樣自由,要顧及配偶、小孩,娘家跟婆家很多的事情。我發覺自己是無法應付這個部分的。」

人到中年,她也重新思考單身的選擇。「年輕時單身很自由自在,踏入中年,身體狀況漸漸不如以前,難道不想找個人陪伴?」但她始終認為,人生在世,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走,孤獨是人的基本狀態。有些人很害怕孤獨,因此寧願與不適合的人談戀愛,維持表面的友誼,結果迷失方向。但她從小就很喜歡孤獨,自言是個很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因此很知道自己要過怎樣的生活,她自嘲道:「可能我是有點功能不足吧。」

雖然每個人都有想跟另一個人親密的渴望,但她認為,最好的親密狀態是,在一起的時候彼此仍能保持孤獨。「所謂孤獨,就是保存自我的完整性。不是跟另一個人在一起後就要完全改變你的生活,一直做你不喜歡做的事,我覺得兩者之間應該取得平衡。一個人若無法享受孤獨,就會把太多重心放在另一個人身上,造成兩人相處的緊張。」

愛是恆久忍耐,愛也是佔有。「年輕時的愛是百分百的佔有,年紀愈大,就會發現當你愈來愈想掌控一個人,就代表你已經失控了。(笑)我覺得最美的愛情是一種節制,要節制自己太過想佔有和控制對方的慾望,節制自己的貪念。愛有時是很暴力的,要節制這種暴力。」

以愛包裹着暴力,她在一次分手中也曾經歷,當她告訴對方彼此不適合後,對方反而加大控制力度,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她更明白「節制」自己的必要。「要想的不是我想怎樣愛他,而是他希望我怎麼愛他。如果兩個人都有這種共識,愛情就會很美好。在愛裏的時候,人有時會變得很自私,因為愛是很原始的衝動,你要去馴化它,讓愛變成你跟他之間自由流動的河流。」

經常書寫愛情的她,更明白愛能讓人變得更好,也能讓人墮落。苦戀中的人往往想在對方身上尋求自己的價值,最後兩邊都落得疲憊不堪。她感謝這些年來遇到很多善良的人,讓她相信人性,真正認清自己的價值。「我不會卑躬屈膝地換取你的愛或尊敬,也不會去傷害你,因為這不會增加我的自尊和價值感。」

愛情可能是甜點

經歷了這麼多,如今她沒有走進戀愛關係,也不覺得愛情是生命最重要的部分。「它可能是我的甜點,但不會是我的主餐」,她的人生主餐,是跟工作夥伴、學生和好朋友建立像家人的關係,互相分享生命,互相療癒。有沒有愛情,她都能過着幸福生活。

然而年紀漸大,她也開始感受到社會對年老的歧視,尤其是女人。踏入50歲,許多人生命各方面開始變動,體力衰退,又要開始面對退休困難,兒女都離開家裏,他們對這些困難卻更羞於啟齒,只因在社會中,「老」是負面可恥的事情。「華人世界都是見不得人老的,這個氛圍比性別意識更強烈。」

而張曼娟面對中年轉變,第一步是承認它,接受自己的容貌帶着歲月痕跡。「我面對中年的第一件事是:拒絕醫美(醫學整形)。雖然朋友都告訴我,把眼袋消掉整個人會年輕很多,但眼袋就是中年人的歲月禮物,應該要去面對。」

第二步,則是為此撰寫新書,分享心得,同時整理自己。「我覺得踏入50歲後,人應該開始整理前半生」,看到許多老人活在過去的遺憾和傷痕中,自怨自艾,自暴自棄,她更覺得,有必要在這階段面對過去沒有處理好的傷痕及遺憾,更重要是「跟自己和解」,才能好好走下去。

她從小在嚴重歧視女性的環境長大,一些女性長輩常讓她覺得受輕視,後來回看,卻同情她們,並感謝她們讓自己更有動力去做得更好。審視這些傷痕時,也要思考為何對方這樣做,才能真正釋懷。不一定要跟對方說原諒,而是自己放下。「很可能因為對方沒有安全感,沒有自信才傷害我。而對方傷害我,可能部分也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如果我現在改變我的生命狀態,就等於推翻了傷害。」

 

張曼娟小檔案

出生地點:台灣

資歷: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組長

學歷: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博士

職銜:作家、「張曼娟小學堂」創辦人、作品:《海水正藍》、《煙花渡口》、《時間的旅人》、《女人的幸福造句》等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