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2日

伍懷璞 易經三才

廣州「近代中軸線」

很多香港人因忙於工作,無暇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其實大灣區的成立,會把港人對「香港邊界」的定義慢慢增大,且會促使愈來愈多港人到「9+2」的大灣區發展。下一代的港人,有些甚至會長居於大灣區的各城市。

廣州,作為大灣區的中樞,除有一條傳統中軸線(上期已述)外,其實還有一條近代的中軸線,此中軸線沿着珠江向東遷移,並將成為廣州未來發展的重心。到廣州發展者,不可不知。

何為中軸線?在建築上,大多以南北(子午)為中軸線,東西兩邊則是對稱,且前低後高,主次分明,布局有序,亦即指古今作城市規劃時,以宮城或標誌性建築為中心,建築左右對稱構建在中軸線上。筆者認為,中軸線起源於古人崇易學陰陽的「對稱概念」,及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偏」的思想。

中國歷史上建過都的城市,其平面布局大多有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即中軸線縱貫全城。如曹魏鄴城(古代著名都城,遺址範圍包括今河北臨漳縣西、河南安陽市北郊一帶)是中國古都中最早有明顯中軸線的城市,它開創了中國城市平面布局的新規劃。如隋唐的長安城、北宋的開封城、元明清的北京城,在城市規劃時,都先確定全城的中軸線,再以中軸線為中心向左右展開,把城市一分為二。

廣州古城經過兩千多年、數個朝代的修築和擴建,也始終有一條中軸線貫穿全城,即上期介紹,廣州古傳至今,有一傳統「扁竹擔」中軸線:「北擔山,南擔水,中擔宮室城廓」。但近代的廣州城市,還有一條新的中軸線,到廣州發展者,不可不知。

傳統廣州中軸線

廣州古城,選址於龍脈千里來龍,結聚於越秀山和珠江間的福地,這裏隱藏着堪輿學所提出的「後有越秀山為玄武,左有羅浮山餘脈為青龍,右有青雲山餘脈為白虎」,即使廣州過去,帶着自北向南發展的態勢,這是地理與堪輿因素的主導下,體現出中國傳統「背山面海」的城市規劃建設思想。廣州傳統中軸線上,不僅是廣州古城風貌的核心地段,也是歷史文化的重要標誌,體現出《易經》「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背山面海,負陰抱陽」的中國城市建設之傳統理念。廣州傳統中軸線寓示出背靠「青山半入城」、攜帶「六脈皆通海」,頗具「控五嶺、拒三江」之氣勢。如上期所述,廣州市北接「九連山脈」(龍氣結聚於越秀山)、南達珠江水,因堪輿學指「好山出人才,好水主富貴」,故廣州的傳統中軸線,真正起到了「一條扁竹擔,世代蔭出人才和經濟」的作用。

可是隨着城市的快速發展,廣州城市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原有的城市規模與空間集聚功能,已不能滿足需求。故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的概念開始被提出來。如果說,廣州的傳統中軸線是廣州歷史文化的積澱,那麼近代設立的新城市中軸線,則代表了廣州發展的新方向。

近代中軸線八段

廣州城市的新中軸線,北起燕嶺公園(瘦狗嶺)、南經中信廣場、火車東站綠化廣場、天河體育中心、珠江新城、新電視塔(小蠻腰)、海心沙島,再直至珠江口一線。新城市中軸線規劃,共分為八個區段:一、火車東站區段;二、體育中心區段;三、新城市中心區段;四、臨江區段;五、主題文化旅遊區段;六、海珠區區段;七、果園區段;八、客運港區段。

隨着廣州城市的中心區進一步地東移,「燕嶺公園——中信廣場——火車東站綠化廣場——天河體育中心——珠江新城——海心沙——珠江口」軸線,將成為廣州實際上的城市新中軸線。新中軸線全長12公里,以新電視塔(小蠻腰)為界,分為南段、北段。北邊「山水城」自成一格,強調宜居、生態;南段則以「花城綠軸」為主題,定位為「有嶺南特色的行政中心」。根據規劃,在廣州市新中軸線南段城市設計中,現有的新中軸線將以新電視塔為界向南擴7倍,南段的面積高達40.26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也有16.14平方公里,規劃中的中軸線,比現有新中軸線還將大兩倍,未來廣州新中軸線大幅擴張,幾乎已成定局。廣州這條新中軸線,據載可分為3個不同的空間結構和功能,分別是:

「三空間」的功能

一、「城市功能」軸線:廣州新中軸線的珠江北岸部分,已形成一系列城市中心的功能節點,包括商務中心(中信廣場)、體育中心(天河體育場),以及珠江新城區段的金融及辦公中心、商業貿易中心和文化娛樂中心。這不僅體現城市的中心功能,也進一步提高了廣州的城市地位和經濟競爭能力。

二、「城市景觀」軸線:新中軸線上彙集了一系列標誌性建築物,包括目前廣州的標誌建築物中信廣場、廣州新電視塔等,這形成廣州南北向的城市景觀主軸線。

三、「城市發展」軸線:城市發展地帶兩側的交通走廊,是貫穿珠江南北的城市主幹道──廣州大道和江海大道,北與廣深高速公路相接,向南跨越珠江的內外航道繼續延至番禺。新城市中軸線兩側的交通走廊,將成為廣州城市的次幹道。

廣州新中軸線商圈,跨過珠江,面向大海。因廣州前有「海上絲綢之路」和「廣州十三行」的歷史,又曾是亞運會開幕式的舉辦地,通過亞運會、廣交會等,使廣州登上了國際舞台。可以說,代表廣州城市發展階段的新中軸線商圈,必將引領廣州成為「中國國際商業第一城」。

研究員:朱蔭垹

撰文:伍懷璞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