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16日

張綺霞 海外報道

天價藝術新作 逾14億美元阿布扎比羅浮宮

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位於沙漠與海之間,阿布扎比酋長國坐擁全國九成石油含量,其首府近年也大興土木,在Saadiyat Island(意為快樂島)上打造藝術文化區。最先開幕的是早在2007年公布計劃的阿布扎比羅浮宮,單是其建築、租借名字及展品等費用已花逾14億美元(約109億港元)。這座博物館吸引人的,除了是它充滿詩意和阿拉伯風情的巨型穹頂建築,更有來自13家法國博物館的珍藏,從古代文物到近代繪畫,許多法國的鎮館之寶,是以高昂代價換取10年的租借期限,在法國曾引起「反賣館」聯署。原定2012年落成,也因各種因素延誤5年,最終在本月11日開幕。

阿布扎比羅浮宮坐落在外島海邊,其巨大的穹頂就如漂浮在海面上,遠看就已經是醒目的地標。這鋼鋁做的頂篷如巨大的飛碟,也如伊斯蘭教的通花裝飾,直徑180米,高30米,重7000噸,覆蓋着博物館中大大小小的白色建築,提供遮蔭之餘,也減少能源消耗。

走入其中,穹頂遮去了大量陽光,酷熱的空氣一下消散。在其下方,博物館的法國建築師、曾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Jean Nouvel詳細解說各部分的設計理念。從2006年就開始參與計劃,自言是脈絡型建築師(contextual architect)的他,尤其看重項目與地方的連結。

「我覺得這座建築不但要有根,而且要把這個國家的文化詮釋和定義。」因此他取了很多在地元素放進建築中,包括阿拉伯符號,「我想把這藝術館變成一個阿拉伯的小城市,有許多典型細小的白色建築,裏面是不同的展覽表演空間,之間有狹窄的街道,就如麥地那(Medina,阿拉伯聖城)。」

穹頂就如清真寺的圓頂,它共有8層,每層都有不同圖案,層層相疊,光線穿過空隙落在白色的建築物上,就如雨點一樣。隨着陽光光線推移,光雨的形狀和分布不斷改變。而巨大的穹頂也創造了一個有別於外界的微氣候,吸引不少雀鳥棲息,這也是模仿綠洲棕櫚樹的生長形態。「穹頂保護着這地區,就如綠洲中交錯的棕櫚樹保護着人。」

易潔物料清潔容易

在建築之間,也有不同的水道與港灣,幫助降溫,設計靈感來自阿拉伯傳統的falaj水道建築系統,把包圍着建築的海水挪用,也是他所謂在脈絡中創作,「這樣建築便無法複製到其他地方。」

為了做到這一點,整座建築靠4500個地基支撐,抵抗海水的推移力量,如在海上漂浮一樣。在河道旁邊,有藝術家Jenny Holzer在多幅白牆上鑿出不同文字銘刻,她認為,這作品與自己的設計融合為一,表達不同文化互相包容的願望。

這精緻的通花穹頂下雨時怎辦?Jean Nouvel笑言:「其實這邊不常下雨,一年大概只有3天。若真的下雨了,就要花點工夫清潔整座建築——其實並不困難,藝術品都會被妥善儲藏和保護,而且這些白色建築物是以纖維混凝土(fiber concrete)製作,容易清潔,就算不小心在上面留下小痕跡,用一張紙巾就能把它抹走。」

他的夢想實現不易,原定在2012年開放的博物館,經歷過全球金融危機、油價暴跌等,多番施工延誤。而工人的工作環境多年來也備受批評,尤其是他們起用大量外籍勞工,他們的護照被扣押,要在苛刻環境中工作,為外界詬病如「現代奴隸制」,2011年便曾有超過120位國際藝術家發起抵制羅浮宮,抗議他們對待工人太差。

被問到這個老問題,Jean Nouvel表示,這涉及政治因素,「我需要很小心發言。作為建築師,我的職責只是在建築上,確保工人擁有及格的工具和資歷。」雖然他指這問題應由承建商負責回答,但接上一句:「就我所見,他們都是在標準情況下工作」。

借名期限剩20年

根據外國傳媒報道,博物館的建造費用估計為1.08億美元,所費不菲。而更昂貴的是羅浮宮的品牌名字,阿布扎比花了5.48億美元換來借用「羅浮宮」名字30年(如今只剩下20年),另外也向法國另外支付7.47億美元來換取以羅浮宮為首的法國博物館借出200至300件作品10年、提供顧問服務,以及舉辦15年的臨時展覽。巴黎索邦大學阿布扎比分校更會與館方聯辦藝術史及博物館學碩士學位課程,訓練當地策展人才。

在開幕前夕的記者會上,來自阿布扎比及法國的代表輪流發言。羅浮宮總監兼法國博物館科學委員會主席Jean-Luc Martinez指出:「阿布扎比羅浮宮把我們推出歐洲中心的意識形態。」

可是當初這座博物館曾在法國學術及藝術界掀起很大爭議,甚至有人聯署抗議「博物館不能被出售」,質疑館方為了追求利潤賣館求榮。

然而Jean-Luc Martinez卻有不同看法。羅浮宮博物館的落成最初是來自法國大革命後興起的公共性概念,而這概念在全球化格局中,需要進一步轉化,而在別的地方開設分館,將能面向更廣闊的全球公眾。

他指出,這所博物館的目的是要說「整個人類歷史的美學故事」,透過美學宣揚世界性,教育下一代,也以此消滅不同地區之間的仇恨。

來自法國的阿布扎比羅浮宮總監Manuel Rabaté也有同樣祝願,「這博物館比建築藝術更多的是全球文化對話的隱喻,是對一地於全球藝術史中影響力的質問,也是對人類文化(humanity)和全球精神(universality)的歌頌。」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