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9月26日

薛興國 生命通識

粵劇的傳承與創新

位於高山劇場新翼三樓的「粵劇教育及資訊中心」,已經在9月9日開幕。新聞報道說,中心設有六個區域,分別是介紹粵劇起源及發展的「歷史尋跡區」、展示粵劇紅伶照片及視像片段的「名伶區」、把原裝劇本數碼化和介紹唱腔與樂器的「劇本、唱腔及音樂區」、解說化妝特色和技巧的「化妝區」、解構經典粵劇場景的布局與含義的「虛擬舞台區」,以及資訊搜尋平台的「閱聽區」,都是利用數碼化技術和嶄新科技,將粵劇的珍貴資料及錄像重新整理和剪輯,以一站式來呈現。

這十多年來,在有心人的推動下,粵劇幾乎從開始式微,走向了繼往開來的局面。我們看到的是,為保留新光戲院演出粵劇的奔走和呼籲、「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的成立,以及在小學校園裏舉辦了過百次的粵劇工作坊,還有就是李居明創作不少新劇,讓粵劇的保育和推廣有了驕人的成績。最近更有收費電視推出戲曲台,顯示愛好粵劇的觀眾有增加的趨勢,未來西九的戲曲中心落成後,看來粵劇的發展是一片光明的遠景。

任何文化藝術,都需要不停的創新,粵劇自然也不能例外。湛黎淑貞編、黎鍵著的《香港粵劇敍論》(三聯書店出版)書中,「薛覺先、馬師曾在港爭雄」一節裏就提及,「薛覺先最得力的是改革了舞台美術的服飾、穿戴與化妝。」而薛覺先演劇的旨趣,是「融會南北戲劇之精華,綜合中西音樂而製曲」。馬師曾則在演劇中諸多創意,曾「別出心裁自撰新曲,以詼諧的風格唱出一段『中板』的新詞,即:『我姓余,我個老竇又係姓余,俠魂係我嘅名字……』加上『乞兒喉』的獨特演繹,致使一曲風行……」

在「唐滌生與芳、任、白」一節中,「(唐)得讀文藻豐富的原劇本,開始着力研究古代戲曲文學,因而成功地改編巨著如湯顯祖的《牡丹亭》成為《牡丹亭驚夢》;元曲《詩酒紅梨花》成為《蝶影紅梨記》……」

在朱少璋編訂、南海十三郎著的《小蘭齋雜記.小蘭齋主隨筆》(商務印書館出版》一書中,朱少璋在「前言/十三郎說十三郎」裏說,南海十三郎「自小即從陳桂生學習《資治通鑑》,每年暑假則專攻國文,又拜張劭聞為師學《孟子》、從區奉吾學《離騷》、從傅朝選學《唐宋八大家文鈔》、從區大典太史學《詩經》及《四書》、從黃藝博與陳柏儀學《詞選》、並曾習德文於張道深;而自學詞賦,亦有心得」。

從薛覺先和馬師曾兩位伶人對待演出的態度,可見演戲也要有創意;從南海十三郎和唐滌生兩位編劇大師對待劇本的創作,可以看出,除了創意之外,還要飽讀詩書,才能寫出華麗優美的詞藻。

在《香港粵劇敍論》中,談到粵劇衰落的原因,除了場地的缺乏、老倌的欺場之外,最重要的是,劇本素材的欠缺。我們即將擁有優良的戲曲中心,也從兒童開始培養人才,但更重要的考慮,應該是中文的教育,現代兒童和青少年,有多少肯用心去讀南海十三郎讀過的古文?有幾個願意像唐滌生那樣花時間去研究元曲甚至外國的戲曲,尋找切合時代意義的題材?

註:隔周二刊出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