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8月19日

伍懷璞 易經三才

「夢診理論」初窺(二)

本欄上期講到,睡夢是人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且古中醫認為,夢是身體狀況的表徵,是疾病的先兆。筆者在學時曾讀過不少中西的心理學文獻,指出人可通過「人為做夢」,或可有助治療某些疾病,今期簡述。

一般的睡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夢境雖然有時很奇特、荒唐、驚恐、脫離現實,但其實,夢大多時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才構成夢境的素材,即類似古人所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其實,這都是夢者曾經在有意無意間看過、聽過或經歷過的事物。即做夢本身是無意識進行的,心理學中也稱做夢是一種不隨意想像。

夢是心理活動

從某種意義上說,夢都是想像的產物,因為,夢中的一切都是人腦自發想像出來的。著名的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至1939年)是「夢」理論的集大成者。他認為,夢是睡眠中的心理活動,夢的內容和形式,與人的心理狀態有巨大聯繫。

古中醫也認為,不同夢境的產生,是由於人體五臟機能產生不同的心理、感情所致,如《黃帝內經.素問》載:「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五氣即五種情感,不同的情感能激發不同的夢境,這從生理上解釋了夢與精神、情感相關聯。此外,中國先秦典籍中,記夢數量和詳細程度之最的《左傳》,記夢近30例,可說均凝固了歷史人物的心理活動,其所記夢象幾乎都是在非正常狀態下產生的,或大戰之前,或與疾病相關,或立嗣、出行,或流放、天變,或權謀鬥爭等等,其所做夢者都面臨着巨大的心理壓力。筆者在本文另例出「表一」作出概括的分析。

適度做夢助養生

一般認為,做夢便是影響休息,對人體有害。但筆者強調,人人都會發夢,且適度的睡夢其實有利於人體健康。筆者現將一些中西文獻,梳理出「適度做夢」的三好處,如下:

一、做夢可鍛煉人腦功能:做夢是鍛煉和完善人腦功能的一種自身需要。科學研究認為,大腦細胞平時活動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即使在強烈的腦力勞動時,活動的腦細胞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腦細胞長期得不到使用,勢必自我衰退。休眠狀態的腦細胞為自我防止這種衰退現象,就只有借助睡眠時做夢來鍛煉自己和演習自己的功能,以達到自我完善,不被衰退。如中國古代《茅亭諺語》所說「盲人無夢、愚夫寡夢」,即指見識少者和愚笨者,皆很少做夢的,反之,做夢多者,多半是思維力和想像力較豐富之人。

二、做夢是人腦的工作程式:做夢能對大腦在白天接受的訊息進行處理。根據腦電圖的測試可發現,人腦在睡夢中的活動仍較強烈,其腦電波強度有時甚至超過覺醒時的強度。大腦白天不能處理的資訊,能在夢境中得到很好的處理,白天苦苦思索而無法解決的難題,有時能在夢境中迎刃而解,如法國著名文學家伏爾泰(Voltaire,1694至1778年),常在睡眠狀態中完成一首詩的構思,德國化學家凱庫勒(Friedrich A.Kekule,1829至1896年)也是在睡夢中發現了苯分子的環狀結構。

三、做夢能緩解心理壓力:做夢有助於維持人的心理平衡,通過做夢可消除心中的不愉快情緒,如在夢境中與逝去的親人重逢,能使人感到欣慰。弗洛伊德也曾指出:從心理方面說,夢的意義在於給意識或潛意識願望以幻想性的滿足,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由於願望未能滿足而帶來的心理壓力。

但正常人做夢,必須適度,過度則可能影響身心健康。持續不斷的夢境,會從一定程度上侵佔正常的睡眠時間,使人白天感到疲勞、頭暈等;而恐怖的夢境,常使人從睡眠中驚醒,醒後又很難再入睡。

科學做夢助療疾

適度的睡夢有益健康。現在,世界上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究做夢技術,以借助其美好的夢境有助舒心健體、治療疾病,例如:

美食夢:臨睡前不要進食難以消化的食物,將甘草、旋覆花、山楂等份煎湯,飲一碗入睡,就可能夢到進食美食餐。因為甘草和胃,並產生良久甜的口感,旋覆花可產生溫和的飢餓感,山楂可助消化,諸品的共同作用,便可產生「夢中食慾」,進而形成覓美食之類的夢境,對防治厭食症是一種值得一試的療法。

蹈水夢:人在熟睡時,若有人將其一足置於涼水之中,就可能做與冰窖、深水池相關的美夢。腳未蓋被子有涼意時,常有所謂的蹈水夢發生。對癔病性癱瘓病人,可以如法營造蹈水夢,使其在夢中掉入冰窖或涼水池時縮腿、動肢,繼而讓其意識到自己的肢體可以活動,並沒有癱瘓,這對治療這等病人,亦值得一試。

靈敏夢:在入睡或入睡後,請旁人將自己身體置於需要平衡的狀態,在安全防護下將軀幹置於有可能墜落床下的狀態,如此入睡以後,大腦有夢,小腦將相對脫離大腦控制來平衡身軀。這對動作欠靈敏或技巧競技類運動員及精密儀器操作者均有好處,對小腦機能欠健全者,亦是一種特殊的療法。

解憂夢:抑鬱症患者常常被緊張、憂愁及多種不愉快的情緒所困擾,在睡前播放喜愛的音樂或歌曲,入睡後仍不停地播放,同時用一鬆緊帶,經過眉際和上眼瞼,圍繫頭部,輕輕壓迫眼球。因聽音樂可怡神,鬆緊帶可解除頭痛胸悶,輕壓眼球可產生五彩繽紛的夢境,這可使抑鬱症患者的不愉快情緒,在夢幻世界裏得到解脫。

作者為中醫學博士

研究助理:曾穎雯博士

撰文 : 伍懷璞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