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8月9日

張綺霞 幕後人語

獨立電影導演馬智恆 為香港漁歌救亡補白

小學教科書都寫道:香港是從一個小漁港變成大城市。究竟一個漁港是怎樣運作?漁民生活是怎樣?莫說大部分香港人,就算是漁民之後,也未必知曉。老漁民一個個離世,記憶也隨之消亡,還有什麼可以憑藉去追溯?

港人說自己的身份及集體認同,多是從七十年代流行文化興起開始,之前的如一片空白。獨立電影導演馬智恆問:「2014年後大家都在說『本土』和『香港人』,再討論多些,能否說出更多內容?」偶爾經過塔門聽到老漁民在唱漁歌,他發現當中記載了很多香港早年的風俗,於是他為漁民錄歌拍片寫書,為漁歌救亡,也在一切如常消逝前,為香港歷史補白。

說起香港的漁港歷史,許多人只有符號式印象,想起旅發局的帆船標記,或維港不時出現的紅色老帆船,遊客和本地人都不會深究其內涵,馬智恆在拍攝前也不比別人認識多。只是在塔門帶學生考察,聽到黎連壽(黎伯)在唱漁歌。「我覺得像是來自很久以前的聲音。」在好奇下,他與黎伯深入交談,更發現他自行錄製了不少漁歌,萌生探索興趣。

最古老本地流行曲

漁歌或許是最古老的本地流行歌,以蜑家話為主,包含不少實在的生活知識,如地名航線,是當年漁民的Google Map。此外也有魚名、天氣形容詞等,如打石湖(強陣風),「是水上人眼中的香港」。愈了解得多,他愈發現這是一個寶藏,更決定以此為題拍攝。「這是一種很本地的文化,卻從來沒人有興趣。」

他以拍攝塔門的黎伯及其他漁民新村的街坊開始,後來認識本地漁歌研究者葉賜光,葉賜光曾在西貢區音統處工作,認識了很多接送孫子的老人家,並去公園聽他們唱歌,錄下了很多「水歌」。雖然葉退休後離開香港,但也不時回港拜訪老漁民,找他們寫歌詞,打算出版專書,在他幫助下,馬智恆認識到其他漁村的漁民,邀請他們唱歌及述說早年生活,拍成紀錄片《岸上漁歌》(放映至8月31日),後再結集成書和CD。

為了補足歷史認識的空白,馬智恆看過不少戰前香港史,也學駕船,跟漁民出海,才發現海上變化萬千,人非常渺小無力,漁歌正是反映這意識。「一路發掘這個世界,也覺得自己太無知。」從前他幻想漁民浪漫生活,如電影中在山與海之間悠閒歌唱,然而體驗過後發覺捕魚非常艱苦忙碌,根本無心情唱歌,很多時漁歌都是在禮儀上才唱,特別是結婚和葬禮。

親眼目睹文化消失

拍攝4年,不少老人都在過程中過身。在死亡面前,人的力量非常微弱,無論怎樣努力保存,沒有了人,昔日文化也不再得到傳承。「你是真實地目睹文化的消失。」拍攝紀錄片除了是留住漁歌,也是為這群被社會遺忘的漁民做些事,每次拍完他也會給老人家看回影片。葉賜光說到所認識老漁民的離世,不禁在鏡頭前落淚,而因拍攝與老人建立情感聯繫的馬智恆,對於文化消逝也多了一份情感牽絆。「有些東西令人鬱住鬱住。」

在拍攝過程中,與他交流最深的要數黎伯,他與其家人打成一片,甚至被戲稱為黎伯「契仔」。然而後來黎伯太太離世,一年多後黎伯身體轉差,不久也走了。影片最後拍黎伯葬禮,後人唱起漁歌哀傷送別,才讓人真正感受到漁歌與生命扣連的重量。他最後把影片獻給兩人,無論影片或書,他都把人的故事放在漁歌前。「我覺得漁歌不是與歌有關,而是人,沒有人唱和聽,是沒有歌的存在。」

他自言,拍片和出書都沒有重要的學術或傳承意圖,只是因為沒人做過。以漁歌說出老漁民的故事,對其身份也有更多肯定。「想為黎伯他們留下些有價值的東西」。雖然搞過多場放映,但他感到無論如何努力,這些漁歌也會不斷消失,「人死了就沒了」。他希望後世至少能聽懂,找回身份的內涵,不要沒深究就全盤接受,而對過去有更多理解及想像。

想像力是馬智恆認為當下最缺乏的東西。「我覺得香港很壓抑想像,所有事情很民粹,很快就有個答案。」傘運後有不少「本土」和「香港人」的論述出現,但他認為那論述未夠豐富,港人歷史,其實可以追溯至更早期落戶本地的漁民。然而傘運後大家都傾向以割裂方式看事情,如世代之爭之說法,把老人變成抽象概念,但其實他們身上許多特質未被看見。從事文化工作多年,馬智恆認為自己做的只是讓人對自己地方和身份有多些想像,從而有更多同理心。「這樣你才能吸引更多人來認同你的理念」。

有意識對抗無力感

2014年傘運正值拍攝中途,他為此拍了不少老漁民的看法,雖沒有收錄入影片中,但當中的思考仍影響他。「黎伯常說,最好是這個時代。我也不太明白,他死後我才明白背後深層意義。他們不很在意文化,最關心物質生活。其實大部分香港人都是這樣,我們常說抗爭無用,其實和他們覺得漁歌無用一樣。」若了解他們從前的艱苦,也能了解到他們的取向,也能同情當黎伯在電視中看到逝去老伴時,那「有電真好」的感嘆。「如果用同理心找多些位置聯繫彼此,其實很多事情有得傾。」

馬智恆本科主修藝術,畢業後投身錄像創作,後轉向電影和教育,他覺得這些工作都屬於藝術。「不是畫廊代理你的作品,在藝術博覽有得賣有價錢才叫藝術家,藝術工作是滲透在許多不同範疇中。藝術與文化是一體,拍電影、教育與藝術也是為影響人而已。」

傘運後,不少帶有政治思考的電影創作都無法走進商業院線,於是他與朋友搞「自主映室」放獨立電影,讓民間製作聲音接觸更多觀眾。說到傘運後社會的無力感,他笑言所做的都是有意識地去對抗這情緒。「無力感是大家將恐懼不斷放大,自我塑造出來。現在想做更多揼石仔的事,如出書拍片,沒有得快,但揼了一粒它就真的在那裏,看何時能儲成有力量的東西。無力感就是用這些去對抗,做些覺得實在的東西。」

 

 

馬智恆小檔案

職銜:「自主映室」創辦人,香港兆基創意書院電影及錄像藝術教師

學歷: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哲學)、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藝術)

影片作品:《岸上漁歌》、《女實Q》、《瑪連萊的凝視》、《YHA30+香港年輕藝術家對談錄》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