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6月28日

陳春燕 大學道

教大幼兒教育系主任 難民背景啟發 踏上教研之路

本是越南華僑的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系主任鍾杰華教授,曾因越南難民身份移居澳洲,從而體會正規教育的重要性,繼而走上專研幼兒教育之路。

俗語有云:「三歲定八十。」幼兒期是教育的黃金時期,香港家長希望小朋友能「贏在起跑線」,於是絞盡腦汁將孩子訓練成十八般武藝樣樣皆精。對此鍾杰華認為,香港的幼兒教育重點不應在「贏在起跑線」,而是要作全人發展。

鍾教授分享獨特見解:「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一個報告曾經指出,無論是小朋友或大朋友,品德教育、社交情緒學習等Soft Skills才是二十一世紀的成功要素。」

上世紀中期,代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南越和北越爆發戰爭。戰火蔓延近二十年終於結束,接下來卻是長達二十多年的難民潮。對北越共產政權的恐懼,讓三百多萬越南人冒着飢渴、風暴、軍隊和海盜的襲擊擠上漁船,這些被稱為Boat people的越南難民投奔茫茫大海,只為在另一片土地找到一個安穩的新家。

領悟重視幼教

當年越南華僑鍾杰華以難民身份去到澳洲,他回想道:「成長於越戰後,我沒有什麼機會在正統的幼稚園或小學接受教育。直至到達澳洲、花了6個月學習英語,我總算能在正規學校從Grade 10(相等於香港中四)開始讀起。」中國人有一句說話:「書中自有黃金屋」,對鍾杰華而言那是至理名言。因為童年經歷,他明白到要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改變生活環境和Career ladder(職涯階梯)就要努力學習。為了完成父母的期望,成為家中第一個大學生,也為了自己的夢想與人生,他發奮考上了新南威爾斯大學,更邊讀書邊打工賺學費。

在大學主修教育和亞洲研究的鍾杰華,畢業後成為一位老師,投身夢寐以求的教育界。在2001年,教了幾年書的他,來到香港發展,從此與幼兒教育結下不解之緣。「我深信教育能改變未來,尤其是幼兒教育。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教育政策,讓小朋友學會愛與尊重、獨立、信任,對社會的將來亦有很大的影響。」他說。

評價愉快教育

作為教育工作者,鍾杰華認為香港的幼兒教育重點不應在「贏在起跑線」,而是Holistic development(全人發展)。他說:「世上沒有最完美的教學方法,因為每個小孩都有差異,而每個國家的社會環境、教育制度、老師和家長要求也不同。以北歐為例,當地家長認為玩樂對小朋友非常重要。孩子絕大部分時間在遊戲中學習,雨天在泥地跑跳、跌倒老師亦不會阻止。實際點說,香港最大的限制便是空間,也沒有這樣的人手,而且社會與家長的期望亦不一樣。」

這並不能代表愉快學習在這裏行不通,鍾杰華認為香港需要的是一套能帶動小朋友好奇心,令他們有學習動機,且樂於學習的獨特模式。「教育局最新的《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中提到不應安排幼兒班學童執筆寫字,要多利用遊戲、活動教學,對此我非常認同。孩子未到小學就已經討厭上學、功課,是我們不想見到的事情。」他說。

應付學術性知識的同時,在德育、社交、情緒等範疇的軟技巧是全人發展的另一個重點。鍾杰華以動畫電影Inside out為例說:「我們希望小孩、家長和老師都知道,傷心、流淚不要緊,驚、怕是正常的情緒,一個人不必時時刻刻都保持快樂。香港小朋友有一個特徵,就是年紀小小便已經懂得戴起面具,掩飾自己的情緒。覺得害怕等於軟弱,所以不能被人發現,這並非一件好事。」

當香港家長把孩子推向各類補習、興趣班,以認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ies)作為「跑贏比賽」的裝備,對小孩影響深遠的其實是堅定、樂觀、抗逆力、同理心等軟技巧。美國學者Damon E. Jones與其團隊一項長達20年的追蹤研究就發現,不論種族、性別、家庭經濟水平、早期學習能力(Early academic skills),有較佳社交表現和情緒管理能力的幼兒,長大後學業成績、就業表現較好外,犯罪、藥物濫用和酗酒等情況亦較少。

要培養這些軟技巧,愈早入手愈好。因此學系在研究、教學、家長等方面下了不少工夫。除了童年壓力與應對策略、兒童社交世界的人際關係、促進兒童情緒與社會、身心發展等科目,學系前年又推出為期4年的「3Es情+社同行計劃」,設計一套針對幼兒社交情緒發展的課程,並且培訓幼師之餘,也為家長提供工作坊,教導他們如何提升子女的社交情緒能力。至於學系每年一度的幼教研討會,今年也以幼兒的社交、情緒和道德發展為主題,邀請了海外及本地學者從不同角度探討教學策略和技巧。

着墨未來社會

優質幼稚園教育政策落實,作為香港的幼教開荒牛,學系亦因應5至10年後幼兒、幼師、社會的需要而調整課程。「去年我們推出了兩個4年制兼讀學士課程,強調兩個元素──培養幼師成為將來的中層領導,以及照顧特殊需要與非華語幼兒的重要性。特殊需要和非華語幼兒教育是社會近年的重要議題,也是一個老師需要去認識、照顧的社群。在職幼師對這兩個課程都很感興趣,以特殊教育的兼讀課程為例,我們就收了100位幼師。」

學系的幼教課程另一特色是同學在修業期間任教於特殊幼兒服務單位,並修畢課程中指定的特殊教育科目,將等同修畢社會福利署認可的「一年制在職特殊幼兒工作訓練課程」,也就是同學畢業後可以選擇在幼稚園或特殊幼兒中心工作。鍾杰華補充道:「我們一直希望幼教發展能夠『Step out of the box』,而教育更是一門需要畢生持續進修的職業。假如幼師可以像中、小學老師般,有代課老師的資助,我們就能舉辦更多短期課程,緊貼社會的需要。」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創立年份:2005年易名,前身為幼兒教育學院

系主任:鍾杰華教授

學系概況:為香港歷史最悠久及最具規模的幼兒教育學系,系內六十多位教授與導師的研究包括兒童發展、課程與教學法、家庭和社區、領導、政策和專業發展、特殊教育等多個領域。

課程資訊:由高級文憑到學士、博士課程,學系提供十幾個全日制、兼讀制或短期課程,包括特殊兒童、非華語幼兒、兒童與家庭教育等多個範疇。

DSE成績:去年聯招中,入讀幼兒教育榮譽學士(5年全日制)的DSE成績中位數為23分(以4科必修科加1科選修科成績計算)。

面試資訊:以幼兒教育榮譽學士課程為例,面試會分為自我介紹和小組討論兩部分,同學對幼兒教育的熱誠和抱負、對幼教行業的展望及未來職業去向、個人性格與強項等都是考官的着眼點。

網址:www.eduhk.hk/ece/tc/

 

撰文:陳春燕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