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4月25日

黃矩民醫生 體檢百科

慢性腎病增心臟病風險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三高」問題會引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但其實它亦是慢性腎病成因之一。比較鮮為人知的是,慢性腎病患者比正常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高出10至20倍。換言之,心臟病患者不一定會同時罹患慢性腎病,但慢性腎病患者卻較大機會同時罹患心臟病。當腎功能受損至一定程度時,會直接造成高血壓,進一步加重心臟負荷,同時加速誘發腎衰竭的可能。因此,定期檢測有助及早發現早期腎病,除了免去「洗腎」或「換腎」情況,更能減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一般而言,年齡增長、肥胖、糖尿病、三高問題、遺傳性疾病如多囊腎病等,均有機會引致慢性腎病;但偏偏慢性腎病的病徵不明顯,且容易與泌尿系統或其他疾病病徵混淆,例如血尿、小便頻密或赤痛、尿量減少、食慾不振、疲倦、皮膚痕癢、氣喘、水腫等,令人難以聯想到可能與慢性腎病有關。因此,病人往往在腎功能受損至一半或以上時才發現患病,屆時病情更難控制;一旦步入末期,甚至出現神志不清或羊癇等現象。當腎功能到達末期階段(即腎衰竭),病人只能透過透析或腎臟移植,才能維持生命,否則隨時有死亡之虞。

既然慢性腎病難以察覺,那麼定期檢測便有助及早發現問題。最基本而簡單的檢測方法就是量度血壓、尿液檢查和血液檢驗。透過尿液生化檢測,可得知其沉澱物之含量,如尿液蛋白的含量,以評估慢性腎病的可能性;至於血液生化檢測則能知血肌酸酐及血尿素的濃度,此乃分析腎臟疾病的重要指標。當腎臟功能正常運作時,肌酸酐會經尿液排出體外,若血液中的肌酸酐值偏高,有可能出現慢性腎病的徵兆。

遇有懷疑,又或是本身有家族史者,應接受較深入檢查,如超聲波掃描、腎盂電腦掃描和腎活組織檢查,便可準確地診斷早期慢性腎病;再配合飲食和藥物治療來控制病情,避免腎功能進一步受損,從而減低心血管疾病出現的風險。

作者為腎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