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4月25日

陳仲謀醫生 身心掃描

王子也抑鬱 百姓情何以堪?

最近一兩個星期,出現了很多有關精神健康的新聞,屬於全球矚目的當然要算英國哈利王子接受《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的訪問,承認當其母親戴安娜王妃在法國不幸死於車禍時,他強自壓抑內心憂傷的情緒。在這一段悠長的成長時期,哈利承認他生活得很糟糕,甚至是一塌糊塗,特別是28歲時更出現情緒問題,幾乎無法自拔。幸運的是,他的兄長威廉王子和一些好友,勸他接受精神治療和情緒輔導,經歷將近20年的「心病」才慢慢痊癒。

至於有關本港精神健康的事件更是接踵而來:

首先,是以精神病患者為題材的電影《一念無明》正式公映,而且先後在加拿大和香港獲獎,得到廣泛好評之外,還引起社會人士的熱烈討論。

其次,現任衞生署署長陳漢儀醫生,公開承認香港的精神病問題嚴重,有3%人患上抑鬱症(這個數字的根據和準確性有商榷的餘地)。政府有份贊助、逢星期六晚上7:30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映的《心情約會》,邀請演藝界的名人,以「過來人」的身份暢談患精神病的經歷和治療過程,隨着節目陸續「出街」,相信會得到普羅大眾的注意。再者,TVB另一個節目《講清講楚》,主持人亦邀得「香港精神科醫學院」的代表在熒幕前討論有關問題。

最後,「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精神健康檢討委員會報告》出爐,篇幅長達200多頁,各界的持份者都要花不少時間咀嚼。

第二號殺手

本專欄曾三番四次引述「世界衞生組織」前瞻式預測:公元2020年,精神病將會成為人類的「第二號殺手」,對人命和經濟的損失構成無可比擬的威脅。現在距離「死線」不足3年,香港才迷途知返。時間是否遲了一些?其實,事情總會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有關部門的「後知後覺」,一定會比「不知不覺」優勝得多。

精神病,尤其是抑鬱症對社會的「負面影響」這麼大,社會各階層透過各種方法,群策群力去應付將會排山倒海而來的危機,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階段。筆者曾經說明香港精神科服務「四不一無」的弊病,現在不打算重複。最重要的是官民都明白問題的嚴重性,並知道有什麼解決的方法。

唐朝名臣魏徵曾經上書皇帝,力陳解決政事困難的要訣在於「正本清源」。他在《諫太宗十思疏》說:「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古人的智慧每每值得現代人學習和參考,解決問題的癥結往往要找出當中的源頭。精神病的發生源於內在和外在的因素:內在的包括「遺傳基因」和「後天培養」,而「後天培養」也可等同壓力管理及情緒控制,屬於外在因素。遺傳基因在目前的醫學發展上可以做的事極之有限,但外在的因素方面可以改善的空間則非常之多,例如:認識疾病,及早醫治和相應的預防措施。

筆者所強調的「四不」之一的「不準」,是針對整個香港精神科服務環節中的源頭。眾所周知,特區政府大部分資源都投放於治療方面,小部分用於病人康復和重新融入社會,只有微不足道的部分運用在教育、宣傳和預防方面。綜觀有關當局最近的動作,似乎覺察了一向做法的不足,在加強宣傳和教育方面多做了工夫,也花多了點金錢。希望有關官員能夠持之以恒,繼續擴大在這方面的投資。

輸在起跑線

衞生署的工作開始踏上正軌,但如果得不到其他相關部門例如教育局的相輔相成,功效多數是事倍功半。香港精神科服務一早已經「輸在起跑線」,而本地的預防教育應該重新定位,在中、小學課程中適當加插精神健康知識。筆者認為在高小和初中,向學生灌輸有關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比所有「贏在起跑線」的策略更加迫切,因為它是牽涉每個人的健康成長和一生幸福。

「人非草木,誰屬無情」,人生總會有喜、怒、哀、樂,焦慮和抑鬱總難避免,怎樣面對隨之而來的壓力,駕馭情緒的大幅度起伏,是每個人都要學會的求生技巧,就如當水手就要懂得游泳一樣。總而言之,老師教導孩子認識什麼是壓力,掌握求助的方法,比起趕課程、提升成績,更是當務之急。

有系統地把精神健康知識加入初級教育,應該是可行和有其迫切性。學生在成長過程,遇到的情緒困擾和精神壓力時,一定會用得上。他們自然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帶進家庭,普及於社區,令全民都認識精神病和所有疾病無異,而不再諱疾忌醫。

教育不但可以使人認識怎樣預防精神病,促使病人懂得「病向淺中醫」,還會逐步消減社會對病人和其家屬的歧視、標籤和「污名化」。至於香港精神科服務的改善工作,還有很多緩急不一的環節需要調整、磨合和促進。因篇幅有限,留待下期再和各位討論。

這是「一個抑鬱的年代」,無論上至皇室貴胄,下及尋常百姓,都會有患上抑鬱症的機會。所以,「精神健康服務」便成為現代健康服務的「重中之重」。

撰文: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