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4月3日

劉偉霖 藝文評論

認真地平凡

藝術節的最後一個星期有2隊外國樂團訪港,3月17日,辛辛那提交響樂團(Cincinnati Symphony Orchestra)由音樂總監Louis Langree帶領下演出一場,曲目工整地分為美國及法國曲目,反映了美國樂團加法國指揮的組合。

開場曲是艾佛斯《未解答的問題》,指揮選擇了把木管放在堂座通道,獨奏小號於上層合唱席的門口,雖然做不出「互相看不到」的效果,但這種擺位分了上、中、下3層,假如穿鑿附會解釋成天堂、人間、地獄也未嘗不可,木管的不協調音,很多人或者覺得真是地獄。

接着換一首法國名曲、一般放在音樂會結尾的聖桑《管風琴交響曲》,由香港管風琴家林芍彬負責管風琴部分。這次演奏最令筆者印象深刻之處,在於Langree 不會將樂曲當成一首「炸機」作品,樂隊能夠將管風琴音色收納在內,兩者不會站在對立點。

下半場回到美國,蓋希文《藍色狂想曲》由生於烏克蘭的Alexander Gavrylyuk擔任鋼琴獨奏。啟首的單簧管獨奏將滑音拖得太長,變得頗為庸俗,不過樂隊在全曲的演奏稍為保守,讓出空間讓Gavrylyuk表演。他的方向並不是追求自由或者速度上的刺激,假如要扯到去他的根源,就是他的琴音深厚又具歌唱感,就像聽拉赫曼尼諾夫或者柴可夫斯基的協奏曲一般。

視野有別

他加奏了2首,先是荷路維茲編曲的孟德爾遜《婚禮進行曲》,以及由Zoltan Kocsis編曲的拉赫曼尼諾夫《練聲曲》。前者是極致的炫技曲,後者其實源自同一「炫技鋼琴家編曲」的傳統,將一個優美但可能會很快變得單調的旋律,變出不同可能。香港的樂團以後要找鋼琴獨奏,看來又多一個好選擇了。

最後是拉威爾《達夫尼與克羅伊》第二組曲,第一樂章Langree將開頭調校得頗有條理,但失卻迷霧的效果,聲音合攏時也因此沒那麼舒暢。第二樂章的長笛獨奏可能是故意模仿牧童笛的音色,聽來有點刺耳,但假如是故意,也可以說得過去。第三樂章奏得熟練但欠缺狂野。最後加奏比才《卡門》第三幕前的間奏曲,為這場即使每首樂曲都頗為常聽、但組合特別的音樂會畫上句號。

很難不和在同一星期聽的奧斯陸愛樂作比較,對筆者而言,兩隊的分別不在於歐洲或美國,而是指揮視野有分別。Vasily Petrenko有心想雕塑出最為細緻及層次豐富的音色,即使他能否做到心中所想,只有他自己才知,筆者的感覺是他們愈輕柔愈有味道。

至於Langree的心頭就較低,可以說是一種80/20的態度,不會去勉強追求非凡,但在「平凡」的層次上,也會做得認真及企理。老實說,港樂有時都奏到接近水平,但為什麼去聽藝術節外隊的觀眾,總會特別盡興?會不會是因為外隊較新鮮?又會不會是他們特別感受到外隊的認真?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