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2月13日

占飛 忽然文化

感恩日記與快樂悖論

怎樣才能常有感恩之心呢?「正向心理學」專家叫人寫「感恩日記」(Gratitude Journal)。每晚花時間記下當日發生自己身上的好事。好事不一定是大事,小如你甫到巴士站即有巴士來到,不用久等,這已可以感恩,乃至於沒有壞事發生,也可以感恩。寫「感恩日記」時,回憶和「發掘」出當天的好事,注意力集中於好事上面,近乎自我催眠,你會覺得那一天過得不錯。久而久之,就培養出開朗的心境。

習慣幸福不覺幸福

著有《重新定向》(Redirect: The Surprising New Science of Psychological Change)一書的作者威爾遜(Timothy D. Wilson)卻認為,寫「感恩日記」成為習慣,反而會減少快樂。正所謂「慣見便尋常」,你接連3天甫到站便上到巴士,第4天亦然,便成慣常,何樂之有?假若你次次買六合彩都中獎,中六合彩便不再雀躍。這便是威爾遜提到的「快樂悖論」(Pleasure Paradox):幸福的人,別人羨慕他們,他們卻習慣了事事如意,毫不覺得自己幸福。

1946年的電影《莫負少年頭》(It's a Wonderful Life),主角佐治卑利(George Bailey)是一家房屋信貸公司的東主,因叔父丟失了8000美元,公司面臨破產,他亦會被控告。他意圖自殺,以便家人取得15000美元的保險金,足夠還債。幸好天使此時出現,顯靈讓他預見:他不在,老婆、家人和朋友乃至整個小鎮會變得多麼悲慘,結果卑利打消了自殺念頭。心理學上,這名為「佐治卑利效應」。教徒見證「神蹟」,經常利用「佐治卑利效應」,自述不是信了神,他/她現在還是吸毒者、罪犯之類,「證明」神的大愛、大能。

威爾遜提議,與其寫值得感恩的事,不如運用「佐治卑利效應」,想像沒有這些好事,你會遭逢什麼困境。例如妻子不滿丈夫,興起離婚念頭時,不如想像:假如沒有跟丈夫結婚,生活會變成怎樣?嫁了另一人,會不會比現時更不堪呢?如此想像,更令人快樂。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