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2月7日

何應輝脊醫 物理治療

預防行山膝痛

近日天氣涼快,最適合行山遠足及長跑。上次提到行山裝備要點,今次會講述膝痛成因、膝痛預防及處理方法。

逾半行山人士都有前膝痛問題,膝蓋軟骨磨蝕是導致膝痛的常見原因,因為上山及落山時,膝部軟骨分別會承受身體3倍及7倍的重量,經常上山落山更易出事。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沒有明顯外傷紀錄,患者膝關節感覺腫脹、發熱和疼痛,尤其在落樓梯或斜坡時出現, 蹲下及落樓梯時「發軟蹄」,嚴重時甚至影響睡眠。活動幅度縮小,而且經常會聽到咯咯聲。坐了一段時間後,患者感覺到膝關節僵硬,很困難才能完全伸直。如不理會,可能導致膝關節變形。

不少人誤以為膝頭痛「冇得醫」,只能默默忍受痛楚。其實只要我們開始行山前做足多方面準備,包括先量度自己的腳形有否扁平足或足弓過高等問題,然後選擇適合自己腳形的運動鞋或鞋墊,以減少對小腿、膝及脊骨的整體影響。另外,練習時切忌操之過急,尤其是平日運動不多的行山「新丁」,平時多做強化下肢肌力鍛煉及伸展大腿外側肌膜,均有助預防膝痛。若平日缺乏運動,新手切忌挑戰高難度的行山徑,建議揀選1至2小時難度較低的路線。另外,落坡時用「Z」形方法走路,即打斜走路,也可減輕前膝壓力。

治療視乎病症的起因。急性期間,患者應該冷敷膝關節。冷敷適合用於發病前期,不過只要患者仍然感到膝部腫脹、發熱,後期仍可替患處進行冰敷,但熱敷則不適宜,因會增加再度發炎的機會。當然因工作需要,難以讓膝部完全休息,所以建議患者佩戴護膝以穩定膝蓋。減少下蹲、跑跳、上落樓梯和斜路等活動。再配合情況使用脊骨矯正、紅外線、衝擊波及干擾波電療等治療方法紓緩不適。最後,患者在康復期間,也應進行適當鍛煉肌肉運動,一來可強化肌肉,減少膝部發炎機會;二來可防止肌肉萎縮,因為若肌力不足,進行活動時會更容易弄傷。

作者為註冊脊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