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2月29日

占飛 忽然文化

所謂名人

莎莎嘉寶作為電影及電視明星,成就乏善足陳。既未拍過任何傑作足以留名後世,演技亦平平。只因她是名人,60多年來以身作則經營「莎莎嘉寶」這個品牌,豐富了美國的「名人」文化。沒有功績,也有苦勞。帕麗斯希爾頓(Paris Hilton)、卡戴姍(Kardashian)姐妹,都是她的傳承人!

自古以來都有名人,但古之名人,或因唱歌、或因寫作、繪畫出色,思想原創,建功立業而成名。今之「名人」(celebrity),則是「因出名而眾所皆知」(a person who is known for his well-knownness)。此定義出自已故美國歷史學者及前國會圖書館總監丹尼爾寶士甸(Daniel Boorstin)。他在《形象》(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一書中,痛斥美國人素來喜歡「幻象」(illusion),而在大眾媒介時代,報章、雜誌、電視最拿手經營「幻象」,製造新聞代替採訪(news-making replaces news-gathering)、「名人」代替英雄、遊客代替旅行家、形象代替理想。昔日,要先成功,才會成名。今天,成名就等於成功!

在膚淺的媒介推波助瀾下,要成名──尤其是女性要成名──方法很簡單:衣着打扮得漂亮、性感,生活得奢華、炫富,出入時賣弄性感、風騷,說話口不擇言、語出驚人,偶爾挖苦人,而像莎莎嘉寶般幽默機智,敢於自嘲自貶,大眾更易受落。最重要的是:經常跟富豪、明星或名男鬧緋聞,戀愛、婚姻次數愈多愈好,保證經常見報或上電視節目。

「偽事件」博出名

正所謂:「名人」不是人,只是「照片」(They aren't people; they're photographs)。對「名人」來說,任何新聞,無論好事或壞事,都是好新聞。見報上電視,只要能嘩眾,取罵亦無妨。已故的Christopher Hitchens說得好,「現今在美國,再無毀譽,更無臭名遠播。只有名氣」(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notorie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days, let alone infamy. Celebrity is all.)。

「名人」召開的記者會、拍照會、訪問、偽裝遭狗仔隊跟蹤偷拍等等,寶士甸統稱為「偽事件」(pseudo-event),偏偏現時傳媒上少的是真正的「新聞事件」,充斥的是「偽事件」。寶士甸連1960年甘迺迪與尼克遜的總統選舉電視辯論也破口大罵:口若懸河、能言善辯,就會是個好政治家和總統嗎?除了羅斯福外,美國最出色的總統,都不擅辭令。上電視辯論,必遭逢尼克遜的厄運!他指摘電視辯論是「偽事件」,「偽事件」只會導致「偽當選資格的重視」(Pseudo-events thus lead to emphasis on pseudo-qualification),裨益了「煽動家」(demagogues)。半個世紀後,特朗普當選,彷彿驗證了寶士甸的遠見!

名實相符,表裏如一,才是真正的名人。今時今日,有名無實,虛有其表,謂之「名人」。難怪「名人」是個貶詞。十九世紀美國女詩人愛美麗狄健珊(Emily Dickinson)早有預見。她說過:「名氣低貶功績,懲罰才華(Celebrity is the chastisement of merit and the punishment of talent)。」霍金成為「名人」後,也免不了受到以希格斯玻色子而奪諾貝爾獎的理論物理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揶揄:「不必太理會霍金說什麼,因為他已是『名人』,而不是基本粒子理論的專家了!」

道德虛無主義

卡戴姍姐妹等名媛,有什麼才華?不過是天天上臉書、IG等「鋪」照片、貼短訊,八卦這樣那樣,就博得數以十萬計的青睞、談論。成名後,電視台找她們做無聊的真人騷,商品找她們做代言人。她們名利雙收。這樣的「名人」文化,在2002年替《紐約時報》調查採訪全球恐怖主義而獲普立茲獎的記者之一Chris Hedges痛心疾首的指是「道德的虛無主義」(moral nihilism),鼓勵了受眾偷窺「名人」的凌辱、痛苦、軟弱和出賣。

莎莎嘉寶稱不上「名人」文化的始作俑者,國人早有「不能流芳百世,寧願遺臭萬年」之語。與嘉寶同代的瑪莉蓮夢露亦坦言:「就算所有人只當你是個性明星(as a sex star),人人認識你,也好過寂寂無聞。」嘉寶不如卡戴姍姐妹低賤庸俗之處是,她毋須靠虛名搵食,畢生所作所為,只為滿足個人的自戀、 自大和追求注意(attention seeking)心理而已!

對「名人」,最好的忠告來自《黑天鵝效應》一書的作者塔雷伯(Nassim Taleb):「人人都看重好榜樣(role models)。其實,更有效的是『壞榜樣』(antimodels)」。「名人」正正是最佳的「壞榜樣」,用作反面教材,警惕孩子切勿仿效他/她們呀!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