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2月21日

占飛 忽然文化

讓我們談談火雞!

英文中的「Let's talk turkey!」(直譯:我們講下火雞啦!)不少人都知道真正意思是,讓我們「談談生意經」,或「說說老實話」吧,情況就好像中國人的「打開天窗說亮話」一樣。

聖誕節將至,又是火雞被集體屠殺的「佳節」,今天就讓我們談談火雞。

「Let's talk turkey!」據說因一個小故事而衍生出來。話說很久很久以前,一個美國人與一個印弟安人齊齊去打獵,他們分別打到4隻烏鴉及4隻火雞。美國獵人分配獵物,他把一隻烏鴉分給印弟安人,然後把一隻火雞放進自己的袋子;他把第二隻烏鴉遞給印弟安人,而自己又把第二隻火雞放入袋子,餘此類推。期間他不停地說:「你要一隻烏鴉,我要一隻火雞……」當他把4隻火雞都分配給自己後,印弟安人不禁抗議道:「你要晒所有火雞,連一隻火雞都不留給我?現在,我要跟你談談火雞!(Now I talk turkey to you)」

根據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American Regionalisms一書指出,不少學者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存疑,但相信是來自1830年一份刊物,自此「Let's talk turkey」不脛而走。

幾成美國代表

火雞被歸類為雉科(Phasianidae),與雞、鵪鶉、鷓鴣等屬同一科動物。牠們的特色包括雄性火雞可如孔雀一樣開屏,不過顏色沒那麼漂亮罷了。另外,日本人叫牠做「七面鳥」,因牠們的臉部顏色隨心情而有變化。現時世界各地畜養的火雞,祖先都來自北美洲大陸身材較高瘦的野火雞(wild turkey)。美洲仍有野火雞在山頭奔跑,牠們保留短距飛行的能力。

Birds: Myth, Lore and Legend一書指出,火雞被馴化可追溯至公元八世紀的墨西哥,當時牠們的重要作用,不僅是吃其肉,最重要是為其身上的羽毛。這些羽毛被用作祭祀慶典儀式,如手杖上的裝潢飾物,也有墨西哥古人利用羽毛作為斗篷及被子物料。「He is such a turkey!」意謂這個男人真是個沒用的傢伙,火雞在西方帶點貶義,如廣東話中的「雞」,由妓女引申成為「出賣靈魂」的人。

不過,在十八世紀,美國政治家Benjamin Franklin (富蘭克林)對火雞推崇備至,認為「火雞是勇氣的象徵」
(a bird of courage),指牠們不是野心掠奪者,能在防衞時擊退敵人,他甚至建議由牠作為代表美國的動物。可惜,火雞後來落選了,禿鷹(bald eagle)取而代之成為美國標誌。

來歷莫衷一是

富蘭克林得悉結果後寫信給女兒,批評「禿鷹是一種沒有道德的雀鳥(a bird of bad moral character),好比一些打家劫舍的男人」。

火雞在英語中的英文名是Turkey(等同國家土耳其), 因歷史出現連串錯誤之故。

其一,西班牙在征服北美後,海員把火雞帶回家,那時他們認為火雞跟孔雀很相似,又以為自己去的是印度,於是叫這種禽鳥為「Pavo」或「Pavón de las Indias」(即西班牙文「孔雀」或「來自印度的孔雀」);其二,十六世紀,Turkey用來形容另一種動物,我們今天叫牠們做「非洲珠雞」(guinea fowl),人們把兩者混淆了;Turkey最後被定調成為火雞的名詞,說法來自英國,人們誤以為火雞由土耳其引入。至於土耳其人叫火雞是什麼?是「Hindi」(印度的)。至於火雞在中東,因大家過去以為牠來自埃塞俄比亞或希臘,於是在阿拉伯文就叫「Dik habashi」或「Dik rumi」!其實火雞不是來自印度、土耳其、埃塞俄比亞或希臘!

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火雞也許都搞不清祖宗來自何方。近期提出辭職有傳會選特首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數年前在網誌分享烤火雞心得,他以中西合璧手法自創食譜,「在火雞腔內填滿美味的中式臘味糯米飯」,令寄居在美國的他能「勾起濃濃鄉懷」。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