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2月1日

譚淑美 訪談錄

婉拒吳冠中黃永玉送畫
藝術館館長司徒元傑:我係公務員

司徒元傑,香港藝術館虛白齋的館長。

虛白齋的館藏是中國書畫,他當然也是這方面的專家。由於尖沙咀的藝術館正進行大裝修,他們現時舉辦的一個關於乾隆皇帝的展覽,移師到沙田文化博物館一間「劏房」內進行。

在以下訪問,司徒元傑將談及當中3件文物,以及他當館長30年遇到的奇人奇事。在面對天價藝術家如吳冠中、黃永玉等善意餽贈畫作,他身為香港公務員卻不能收受禮物,「我會話:唔好客氣,我係公務員。如果係送,我會代為轉贈給藝術館。」他道。

司徒元傑在香港藝術館工作,今年剛好踏入30周年。

奇人奇事之外,還遇到巨大誘惑如著名畫家吳冠中與黃永玉想送他畫作,但他斷然拒絕。

他自豪地豎起拇指道:「因此,黃永玉在大陸介紹香港博物館時,就話好嘢,我哋館長好犀利,唔要畫的!」

言下之意是,內地館長會收「禮物」?

「……唔知!」他不置可否笑道。

不能收禮之餘,他自己有錢買東西也不能做收藏家。

「太多利益衝突了,例如我去買貨,發現又平又靚又冇人識,究竟幫藝術館買定自己買呢?其實,若我去做投資,應該發達好耐。」他續指,吳冠中畫作拍價過億元,原因之一是香港藝術館已為他做多次展覽,令其名氣大增。

即是若他做展覽前購入畫作炒賣,就有利益衝突了?

他點點頭道:「吳冠中總共捐贈約80幅作品給香港藝術館呢!」

上述守則雖然無白紙黑字,卻是國際博物館的潛規則。

詳解3件乾隆珍品

香港藝術館目前正進行大裝修,預計在2019年重開。司徒元傑管理的虛白齋展覽也移師到沙田文化博物館,在館內一間狹長「劏房」舉行名為「石渠寶笈之香江拾遺」的展覽(展期至明年3月20日),展品僅13件,曾經是乾隆皇帝的藏品,甚至有他的親筆畫作。「石渠寶笈」4字是乾隆藏品目錄冊的名字。

司徒元傑選了當中3件跟我們分享。

第一件為唐岱所作的《秋山不老圖卷》(1733年),特別之處在於畫旁書法,尾部寫上「寶親王題」(乾隆未登基時稱號),此乃他觀看後的心得,但是,這書法經鑑定卻不是乾隆親手寫的,司徒元傑說這做法名為「代筆」。

「乾隆筆法圓潤,而這書法很扁平,可斷定不是乾隆親筆書寫。」他說代筆在皇宮很普遍,甚至畫家也會找人代筆,「譬如畫家有些好友,人哋話:我生日,不如你送張畫畀我。但畫家不能製作這麼多畫,於是找徒弟幫手畫,然後由他簽名——明朝也有此情況,如董其昌。」

第二件是馬和之所作的《齊風六篇》(宋代),特別之處在於它是溥儀與弟弟溥傑從故宮偷出來的1300件文物之一。

「當時清朝已滅亡,但溥儀仍被允許在故宮居住。他早知道有天將會被人趕走,於是叫弟弟在探望他時,順道把一些文物偷出去。溥傑把這些畫作埋在衣物或袋子之中,總共帶走1300件。」他道。「由於不能太張揚,因此偷的多是小小的手卷。」現場展覽的《齊風六篇》捲起來長度僅為26.2厘米。

他指,溥儀在日本戰敗後逃亡,於瀋陽機場被搜到一批珍寶,這些珍寶後來歸還國家。「另一些流落民間,包括溥儀的侍從由他手中搶走的,及他出宮後不停變賣家當所散出去的,我們估約有200件這樣的故宮珍寶流落民間。」他道。

回說這幅《齊風六篇》,話說乾隆看完後,在旁親筆寫字,「他在文章內認錯,指自己鑑定錯誤,以為書法來自宋高宗,其實應該是宋孝宗……但我們再檢驗,相信兩者都不是。」由於未能鑑定書法出自何人之手,他惟有在短文內加上博物館術語:(傳),表示「來自宋高宗」的說法只是「傳聞」而已。

第三件是乾隆親筆畫的《三果圖卷》(1760年),談起這幅畫作,他第一時間毫不客氣地批評道:「水平畫得較差,好幼稚,似小學生作品。」他指乾隆的書法與畫作分別約一萬多件與1415件,但勤於操練的他,卻沒什麼進步。

「這幅畫有3種生果,石榴和蘋果都算易認,但盆內那些東西真不知像什麼!」嗯,看起來真不知是什麼,或者說是「物體」吧,「其實是木瓜!」旁邊乾隆記事為何作畫,原來他平定了西域部落,那是貢品,他吃完很開心,就把這政績記下來。

聽起來還真有點像我們吃東西時在Facebook的news feed!

接收古畫恐怖經歷

畫作既有代筆又有「傳」字標記,問司徒元傑,館內藏品是否難保百分百真品?他指:「永遠沒有百分百的保證,有些作品有真有假,譬如宋高宗在位,叫某個宮廷畫家作畫然後寫下作者名字:馬和之!但馬和之就在身旁!這是正常做法。以前沒有影印機,我們不叫這些做『老翻』,應叫它們做『複製品』!」

他又笑言有畫家甚至認為贗品水平有時較真品還好。

「書法家啟功——同仁堂的3個字就是他寫的。有次有人在北京街邊檔看到啟功的冒牌書法,就拿給他看,他看後感驚奇地說:水平還在我之上!」

近年藝術市場熾熱,司徒元傑說,藝術館現時已甚少買畫,通常畫作都來自收藏家或畫家捐贈,或者「因知道你是公營機構,而半賣半送」。他常常收到有人來電說有珍品捐出,他會親身出動訪察。而最恐怖的經歷,莫過於這次——

「有個收藏家的孫兒,看見舊居有個大箱子,貼上齊白石、張大千這些字樣。他叫我去看看,說反正會捐給我們了。」他憶述:「到場後,我打開大箱子,看到卷軸後, 心想:應該是真嘢!然後我一拿上手,它突然碎成粉狀,好像拍殭屍片咁!蟲子這時候更四處亂竄!原來這五六十卷畫作放在箱子數十年,蟲子當它是大型屋邨,飲飲食食!」

嘩,那不是太浪費了?

「冇晒,一張都冇!」他搖頭說難以估價多少,因不知畫作內容是什麼。「我不太重視價錢,反而有感文物保護是多重要!」

那麼,請教他香港家居收藏貼士。

「一般來說,若把國畫放在家擺放,最好棄用鎢絲燈泡,改用LED或光管;然而無論什麼燈光,都不要長期直射畫作。濕度控制在50%至55%之間,溫度在22至24度。這樣不會發霉,又不會令畫紙乾裂。」

對於保安,他三緘其口,只透露館內有像電影《職業特工隊》那些紅外線感應器,但「情況冇咁誇張」。

借展有奇遇,更要講技巧。

「數年前,我做了一個豐子愷展覽——我一直想做這畫家的展覽,但奈何我們只收藏了一兩張畫作。」他發現浙江省博物館有很重要的豐子愷藏品《護生畫集》,「我去了幾次這間博物館,也是專門請假自己出錢買機票的,我向館長拍門,但最初那個館長甚至不肯讓我看(沒有展出)。」

一直到第三次,香港電台跟他合作,拍攝一個有關豐子愷的節目,再加上豐子愷女兒豐一吟為司徒元傑說項——這套畫冊由豐子愷家族捐給浙江省博物館的。這次,博物館終於肯拿出藏品讓攝製隊拍攝。期間,他打蛇隨棍上,問對方可否借展?「他們說,畫集有6冊,每冊內頁都是連在一起的,即使你做展覽,也只能掀開一頁,只有6頁。」但,在掀冊過程中,司徒元傑發現很多畫頁已脫落,於是他靈機一觸,建議只借已脫落那些,共有百多張,對方同意了,促成2012年的展覽。

藝術館近年將一些古畫以動畫形式表達,吸引從來不去藝術館的市民買票入場, 最成功的莫如動畫版《清明上河圖》,入場人次達90萬,也是由他策劃。不過,常看觀眾留言簿的他,在後來的一個山水畫展覽,看到有孩子留言:「點解入到來,啲畫唔郁嘅?」他就反思,「唉,大件事!動畫《清明上河圖》太成功了,就令觀眾有期望。但作為藝術館,我們不是想介紹新科技,說到底,我是要推廣藝術。」

談到自己的藝術之路,司徒元傑自幼已喜歡畫畫,讀書時風格偏向西方抽象藝術。他曾在教育學院念教師文憑,當上美術老師,後來到英國華威大學修讀藝術教育學士,回港後加盟香港藝術館,一留30年。

撰文:譚淑美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