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1月28日

周凡夫 藝文評論

一人3D迷你歌劇

今年3月剛在荷蘭世界首演的歌劇《湮滅》(Blank Out),在第19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中的亞洲首演(10月20日及21日),將西方傳統歌劇藝術結

合現代影音科技,為觀眾帶來新奇與驚訝,和很大的啟發性。

這是荷蘭作曲家Michel van der Aa的最新歌劇作品,情節很簡單,舞台上的紅衣女人,唱着一段1976年她兒子7歲時游泳溺水,她卻束手無策的悲劇。繼而女人一邊緩慢地搭建房子的小模型, 一邊追溯對兒子的記憶,重建對他的愛與情感。隨着現實與模型間界限的逐漸模糊,屏幕上出現一個男人。劇中事先錄製的男女二重唱,重現當天發生的意外,也就是這個男人的悲劇,紅衣女人是為救自己而溺死的母親。他從自己的角度和感受來看該次悲劇,舞台上的女人是他自己記憶的重現。兩人同唱共舞,劇情被推向高潮,男人死守着珍貴的追憶時,女人也溺死在自言自語的獨白,並逐漸消失。

這部歌劇演出時,在舞台只有飾演母親的英國女高音Katherine Manley一人,她更要操作着舞台左邊「工作台」上的3D攝錄投影機及細小模型,有時與屏幕上預錄好的影像同步歌唱,有時則操縱着現場收錄的3D投影放映到屏幕上;3D錄像中除有由英國男中音Roderick Williams扮演其已長大、年齡和她相若的兒子,還有他與她,甚至與兩個她同場的錄像,於是,連同舞台上的Manley的現場歌唱,便構成不僅是二重唱,還有三重唱和四重唱,再加上荷蘭國家室內合唱團的錄音,確實是不僅影像豐富,富有調性的音樂同樣豐富。歌聲亦有採用傳統的管弦樂團、管風琴和童聲合唱來拱托;而電子化音響自然不會欠缺外,現場製作的3D錄影,還製作了水滴、鐘聲……現場風扇的風聲,甚至劇院現場的聲音,都成為音樂及音響的一部分。

革命性製作

歌劇中兩位歌唱家和合唱團的歌唱風格,主要仍是西方的歌劇風格,頗為強調聲音的宏大力感,情節雖簡單,篇幅規模看似迷你,長約一小時的獨腳戲,但卻是一齣有着深層心理表達的歌劇。為此,如就影像效果來說,全劇七幕一氣呵成,影像變化節奏頗為明快,前兩三幕的3D效果則未見明顯,及後男中音的錄像,與現場女高音的互動,3D效果才見出威力,戴上3D眼鏡入座的觀眾都能感受到屏幕中影像的立體感和現場的對接,屏幕中投擲出來的物品,都有迎面擲來的感覺。

這些3D效果,確是很有新鮮感和帶來一定的驚奇,但更重要的是此一製作,為現今和未來歌劇製作可能帶來的「革命性」影響,演出歌劇再不限於「正式」演藝場館,也能將不同時空的景象,大自然的,人造的,都能變成歌劇的場景,更多的演出者都可以「搬」進3D影像中,大大減輕成本;在引入高科技的同時,亦大大擴展了表演的手法與效果,能讓創作者發揮更大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將創意大大釋放出來,這才是歌劇製作更重要的革命性所在。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