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6日

曾志滔 教育講論

還孩子成長空間 還老師關愛空間

本學年學生自殺的消息不絕於耳。筆者既為逝去的生命感到難過,也害怕鋪天蓋地的負面報道,會令更多人萌生輕生的念頭。談及此事,一班輔導老師同工都非常擔心。前陣子,資深傳媒工作者劉進圖在《明報》發表名為〈教我如何活下去〉的文章,分享他遇襲的經歷和對學童自殺風潮的看法,當中提到「生命裏重要的東西」,現在的年輕人還能在校園生活上遇到嗎?進而深思的是,我們需要還孩子一個成長空間嗎?

以下是劉先生文章的一小段節錄:「原來我生命裏最重要的東西,全部都是學生時代無意的偶遇。原來在我脆弱的時候支撐我活下去的,就是那些年少輕狂的日子裏真心的知遇。如果我可以找到這三樣東西,同學們也可以找到……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找到一個安身立命奠基永恒的信仰,一份啟迪理想燃點激情的興趣,一批風雨同路肝膽相照的朋友。」

三樣支撐

當中劉先生提到的「生命裏重要的東西」,現在的年輕人還能在自己的校園生活上遇到嗎?

他提到的「三樣支撐他活下去的東西」,恰巧是「全方位輔導系統」中,年輕人成長發展三大支柱的其中兩環:「理想和興趣」就是「生涯發展」;「朋友/友誼」則是「個人及群性發展」。(另外一環是「學業/學能發展」。)

全方位輔導提倡人的平衡發展。學業發展、個人與社交發展和生涯發展缺一不可。若每個人的成長和塑造階段都在求學時期成形,哪我不禁要問,香港眾多的教育政策,又有多少項照顧到同學們的「個人及群性發展」和「生涯發展」?新高中前後展開的教改浪潮,主調都是圍繞「提升學與教效能」。課程改革、文憑試、增值指標、校外評核、全面視學、電子學習、從閱讀中學習、自主學習、促進學習的評估、校本評核終身學習……全部着重「學生學得更好」。可是「學得更好」往往異化成「學得更多」。教育政策以至學校管理領導(包括辦學團體、學校校董會等)嚴重向「學業發展」傾斜。結果,新課程與教學時數嚴重失衡。前線的風景就是老師、學生為追趕課程和應付公開試補課補得天昏地暗。午飯補、課後補、周末補、長假期更加補。教的疲於奔命、學的也消化不良。但我們卻忘了問:老師和學生的身心是否能夠承受?老師和學生又有多少空間去彼此關心和互相支持?

日本的青少年問題同樣嚴重。為了應付欺凌、輟學、隱蔽青年等現象,廣島縣和岡山縣敢於推動一連串針對學生「個人與群性發展」的教育改革,致力令學生健康愉快地成長。縣政府提倡將學校打造成一個安全愉快的環境,吸引學生重返校園享受學習。另外,每天的課堂必定有小組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活動,但為的不是「改善學習差異」或「提升教學效能」,而是創造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彼此支援的機會。這情況和香港的教改大相逕庭(當然,政府於2014年推出生涯規劃教育政策文件,並為每所公營中學提供津貼,實在是學生成長支援工作上的一大突破)。

我們的傳統文化中,老師肩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就是年輕一輩的教師,都不希望自己只是「教書機器」;都以「教人育人」為己任。例如教導同學守禮、盡責、有承擔、敢於面對失敗、對自己的人生有目標、盼望等,香港的老師都非常認同,並且樂於承擔。可是現今的教育制度使「教書」的工作量遠遠蓋過「育人」的任務。學生輔導、生命和生涯教育彷彿都變成制度中的陪襯品,老師的附帶工作。

有老師分享:「我校的中四下學年就開始補課。每次和同學對話的開場白就是『你完成了SBA沒有?』學生想找老師『傾偈』得提前幾天預約。我覺得非常愧疚他們!」我慨嘆今天的師生關係被擠得沒有讓大家喘息的空間。

需要空間

成長需要空間,我們要給孩子們跟朋友、跟家人、跟師長、跟自己對話的空間。讓他們學會與別人建立關係,學會尊重欣賞、有同理心,並且互相支持。遇有生活上的困難時,我們得給予他們失敗的空間,從中學會接納自己,並繼續嘗試。我們也要讓孩子有空間尋找能聽他們傾訴的對象。同樣,我們也要給老師空間,在大量課業批改和追趕課程的同時,要讓他們有時間和精力關顧學生的身心靈發展,有空間感受同學面對的迷惘和不安。這一切一切得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關心、問候、聆聽、了解、回饋才能做到。

筆者寄望,學生輔導、生命和生涯教育能在本港的學校扎根,透過全校參與的模式讓老師(班主任、學科老師、輔導老師和社工等)有系統地透過課程和課時施行,讓所有同學都在自己的成長經歷中,學懂自重和關愛,具備抗疫力,能夠認識自己、訂立人生方向。最重要的是,我祈盼每個孩子在校園生活中都感受到被重視、自己的能力(不單只學能)被尊重、被視為有價值的人。說到底,就是一份關懷、一份師生之間的愛。

撰文:曾志滔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可投稿「校長開壇」、「教研陣地」,文章約為800字;學生可投稿「貼堂」、「學生樂園」,畫作需要撰寫100字介紹,而文章約為800字;至於各教育界資深人士可投稿「教育講論」,文章約為1200字。來稿請註明有關投稿欄目、聯絡方法,以及所屬學校或教育機構,並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報有最終採用權。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