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25日

麥敬灝 香港掌故

飛棧吊車 太古大吉

童年時,常往鮮果汁店買鮮蔗汁,舊時糖甚貴,廉宜甜食,非蔗莫屬。廣東盛產蔗,故老一輩人嗜咬蔗,春秋二祭亦帶蔗孝敬先人。

若將蔗汁再煮,則成紅糖,若在煮糖時加入麥芽,便成麥芽糖。

但如今城市人常食的白糖,則非為民間作坊所製,而是由工廠以機械精煉紅糖而成,其味與鮮蔗汁相差甚遠,西人以之製作貴族甜品。

鰂魚涌曾有白糖廠,此廠由太古洋行於1884年所建。當年洋行煉糖生意甚佳,有云「人紅是非多」,太古洋行生意旺,亦惹來是非。

有人笑謂洋行老闆不熟悉中文,見有農家在門前貼紅紙寫有「大吉」二字,便欲以之作公司中文名,不料抄錯字,將「大吉」寫成「太古」。

生活如仙

但若仔細回顧歷史,便覺此說存疑。「太古」一詞,見於《呂氏春秋.恃君》:「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人群處」,其義為華夏上古時,人人得道,生活自在如仙的時代。

當年太古糖廠以太極為標誌,太古與太極皆有源遠流長之義,故糖廠名不似由錯字而來,若當年大班錯有錯着,得如此佳名,此傳聞則不應惹來譏笑,而應受人讚美。

太古洋行建設糖廠後,在其後山上大興土木,建水塘貯水以供煉糖,又在柏架山上建員工宿舍與吊車,以便利員工上班。香港史上首座吊車就在此山中,於1892年建成,連接美利臺(今鰂魚涌街)與大風坳。

今人常將柏架山吊車與「銅羅飛棧」混為一談。「銅羅飛棧」為清代畫家吳友如畫作,畫中有字說,在銅鑼灣見太古糖局請人在山上建屋,工人嫌登山路難行,便以吊機繫巨桶,登山者站在桶內,吊機將人與桶吊上山,吳氏見人能以此奇法飛越棧道,故稱之「飛棧」。

畫工精湛

但相信「銅羅飛棧」的景象並非柏架山吊車, 為何?柏架山吊車在1892年通車,而吳畫家於1893年病逝,畫家能否在年老病重時,由上海遠赴香港,往鰂魚涌的荒山野嶺看吊車?實在難以言定。

而且畫中飛棧之貌與吊車之貌亦不同,有人說吳氏不熟悉現代機器,因而畫錯吊車。

但若觀覽吳氏作品裏的蒸汽火車與飛船,便知此畫家早在上海見過畫過當代西洋機器,而且畫工精湛,決不會將吊車畫錯成如此模樣。

吳氏的「飛棧」實應為渣甸別墅建築時的街景,與太古糖廠吊車無關。

渣甸洋行當年在銅鑼灣東角山(今利園山道)建別墅。後人有此誤會,只因吳氏在畫裏題字時,誤將渣甸行寫成太古糖局。舊時人謂「渣甸有面,太古有錢」,吳氏乃外來客,分不清兩者,不足為怪。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