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3月15日

劉晉 食家講場

神聖的稻米

這個星期開始,位於大嶼山二澳的稻田開始插秧,今年的天氣反覆,這一茬米的收成未敢樂觀。香港稻米完全依賴外地入口,本地米失收也不會對本港糧食供應有任何影響,若換了在其他地方,稻米失收可導致饑荒和動亂。稻米有超強的適應能力,有些品種能應付山洪或沼澤,有些則習慣生活在相對乾旱的地區。稻米是人類最早馴化的植物之一,幾乎所有亞洲國家的人民都以米為主糧,故此稻米在亞洲各民族中都有崇高的地位。

土地與人

許多亞洲早期歷史和傳說都跟稻米有關:釋迦牟尼的父親是尼泊爾的國王,名字叫「淨飯」;日本神話中天照大神的嫡孫邇邇藝命藉稻米創造人間的文明。相對其他食材,稻米總帶着神聖的地位,經碾磨後雪白的稻米象徵純潔,亞洲各地的稻米神靈幾乎全是女性。日本人相信每一粒米都有靈魂,土地與人的連結不只是果腹,還包含人與神靈的關係。至今,天皇仍在每年10月15日和11月23日到伊勢的神社種植稻米,以示對神的敬意。

各地神話中都幾乎沒有例外地把稻米視作神明送給人類的禮物,農民對於稻米有宗教式的虔敬。在泰國,農民通常要等到國王犁出一條象徵性的犁溝,並向相關的神靈祈福後才開始犁地。耕種稻米的技術要求比其他作物都高,遇上蟲害或天災更隨時發生饑荒,故不同地區的農民用盡方法祈求豐收。日本春天時有「田植祭」祈求風調雨順,而秋天的「新嘗祭」則是感謝神靈一年以來對於稻穀的保護。

人們把辛勞種植得來的大米存放倉庫,穀倉常被視為聖潔的地方,稻米靈魂就住在那兒,而榖倉的大小和裝潢能代表其擁有者的階級和地位。在印尼南部,穀倉因應主人身份而分成三種設計,對於誰能進入穀倉、什麼方式存取稻米都有嚴格規定。米飯在亞洲料理中佔了重要位置:北至韓國,南至越南都有不少米饌。泰菜權威David Thompson說泰國菜不能沒有白飯;日本大廚小山裕久說「白飯凝聚了日本料理的技術和精神」。

一粥一飯得來不易,所謂「粒粒皆辛苦」,往時人們吃飯總是懷着感恩的心。香港一些有心人在二澳、塱原和荔枝窩復耕,可是過往耕種的風俗和傳統文化都不復存在,不曾為糧食缺乏而煩惱的人們沒有祖先們的覺悟。香港種稻沒有經濟效益,復耕應着重於文化傳承,給兒童甚至大人上一堂飲食課。飲食文化不只是餐桌上發生的事,還有人和土地的關係。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