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2月29日

張綺霞 幕後人語

拍海洋污染紀錄片記者:當你知道,你無法不去行動

自從塑膠被發明以來,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變,不少人都相信塑膠讓生活質素提升,然而數十年後,塑膠的遺害逐漸明顯,掩埋於土地會留下長久的毒素,焚化會污染空氣,不少塑膠垃圾甚至流落海洋,毒素透過食物鏈層層反饋給人類。

最近一套講海洋塑膠污染的紀錄片A Plastic Ocean宣告拍攝完成,導演是居港多年的Craig Leeson。Craig是資深記者,但在參與拍攝前,對海洋塑膠污染也無甚認識。然而當目睹海鳥和鯨魚因吞食大量塑膠活活餓死,貧窮的人在垃圾山掙扎求存,他自覺有改變的責任,期望電影能提供問題的全景,扭轉人的認知,推動變化。他引述其中一位受訪科學家的話:「當你不知道,你不會在意。但當你知道,你無法不去行動。」

 一切緣起於7年前,當時監製Jo Ruxton參加太平洋大垃圾帶考察團後,發覺問題比想像中嚴重,與另一個監製成立Plastic Oceans Foundation籌款,準備拍攝相關紀錄片。一年後, Jo找上曾在中華白海豚紀錄片合作過的導演兼記者Craig,開始資料蒐集。他們發現相關研究甚少,「真實的污染情況沒有人知,若北太平洋環流的情況已如此惡劣,其他環流的情況會如何?」

他們從這個問題入手,假設海洋垃圾會透過環流帶到其他地方,並先到斯里蘭卡花上3星期視察,尋找小藍鯨,卻發現海上有一大片塑膠在漂浮,確定海洋塑膠污染不只在一處,終說服更多人捐助,5年前籌到足夠資金開拍。海洋生態紀錄片總是美麗而純淨,他們希望能帶出真實的一面,並以電影方式發行,希望能引起更大關注。

拍攝耗時多年,最困難的是確保科學結論極準確,因電影的可信度是改變觀眾的關鍵。「人們以為海洋中心有一片被環流推擠在一起的大件塑膠漂浮垃圾帶,這是誤解。」他們跟隨科研人員尋找所謂的太平洋大垃圾帶,卻發現那裏的海水非常清澈,只是偶爾出現較大的塑膠垃圾,但當他們把紗網綁上推動器,在水底拖行一段時間後,卻撈到水中許多漂浮的小塑膠塊。原來塑膠在長年的日曬、波浪作用和氧化中,早已分裂成細小碎片,散落各處。「由於這些碎片肉眼無法可見,你根本無法知道問題有多嚴重。」

塑膠塞死海鳥

追蹤後,他們發現禍害嚴重,塑膠碎屑已充斥海洋生態食物鏈。這些碎片有不少海洋生物附生,聞起來像食物,加上色彩繽紛,常被魚類和鳥類吞噬,連浮游生物也以之為食糧。塑膠毒素從最細小的海洋生物開始,層層累積。「海洋中本來就存在很多人造的有毒物質,從農業、工業、礦業等排進海裏,而由各種有毒物質合成的塑膠最能把這些毒素吸附,它們的構造能輕易結合,當塑膠被海洋動物吃進內臟,親油的毒素又會輕易被釋出,因此牠們吸收的往往是雙重的毒素。」

電影中最震撼他的一幕是大量海鳥死於沙灘上。「那是世界遺產的一個保存地,遠離悉尼岸邊約500公里的一個島嶼,人跡罕至。海鳥的幼鳥離巢後會飛到北極再繞回去,歷時5年,途中不曾着地,直至回家。」他隨研究人員將屍體帶到實驗室進行解剖,剛割開外皮,就能看到海鳥的胃脹鼓鼓的,充滿硬物,把胃剪開,發現裏面有超過200塊塑膠碎片,要兩手併攏才能盛着,原來海鳥誤把塑膠當食物,更把塑膠餵給幼鳥,結果塑膠塞滿內臟,牠們被活活餓死,死前還被有棱有角的塑膠碎片擠刮內臟,經歷漫長折磨。

「看到這一幕我很難受,很內咎,那些塑膠或許是我曾用過的。」這罪咎感推動他將問題愈挖愈深,在各地找到許多類似情況,在一些較大的海鳥屍體中,更發現一隻牙刷。「我們都以為塑膠可任意丟棄,原來不是。每件我們用到的物品,最後竟都落進海洋,進入這些動物的肚裏。」

塑膠垃圾能隨環流漂浮萬里,連南極洲也被波及,在南極海鳥體內,他們也發現不少塑膠。「化驗證實當中一些碎片有三四十年歷史,多來自北美或歐洲,可想它們在海中漂浮了多遠多久。」

大型魚類吞食塑膠的情況亦屬常見,尤其是鬚鯨,牠們進食時先張口吸進大量海水,然後合上嘴把水噴出,把食物都吞進體內,裏面卻包含塑膠垃圾。他們遇到一條在海灘上奄奄一息的鯨魚,死後解剖發現牠胃裏有大量塑膠,估計是因為長期捱餓才會虛弱擱淺。

他們去了世界超過二十個地方,看到許多海灘都被垃圾掩蓋,也到馬尼拉拍攝在垃圾山中生活的貧困家庭,他們在塑膠廢物中生活和種菜,有毒物質充斥生活。「我們每年製造3億噸塑膠,但其中一半用了一次便被丟棄,例如塑膠餐具、塑膠袋,我們以為把它消滅了,其實從來沒有。塑膠從來都不會分解,不會從地球上消失,甚至會轉化釋放出更多毒素。」

塑膠附帶的毒素最終將透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類,構成各種疾病。「我們提倡的是,停止將塑膠棄置於環境中,確保每件塑膠都可再用或回收,也希望各地的人能游說政府採納更好的塑膠處理政策,明白這不只與環保,也與人民的健康有關。」

他們曾到德國考察其塑膠回收政策,大為驚嘆。「無論是政府、人民還是廠商都認同自己有回收塑膠的責任,各方組成了一個封閉的塑膠循環系統。」為確保回收效率,每年塑膠製造商都會向政府成立的塑膠回收機構繳交款項,並購回再造塑膠粒作原材料。「他們1991年開始實行,如今90%塑膠會被回收,美國的回收率仍只有14%,既然德國能做,為何其他地方不能?」

他引述訪問過的科學家,指出地球如今所造的塑膠已足夠使用,而隨着石油存量減少,未來塑膠必然量少價高,若能停止製造,同時建立良好機制將塑膠再造,塑膠垃圾將大大減少。

「目前還沒有清理海洋塑膠碎片之餘又不破壞海洋生態的方法。」雖然多年來也有不少發明家為此努力,但效果不理想。「因為超過77%塑膠會沉落海中」。他們潛到1600米海底,發現大量膠瓶和膠袋,海床上也有大量塑膠碎屑沉積,片中也有香港2012年因颱風吹跌貨櫃,讓大量塑膠粒散落海底的情況,這些塑膠都難被清走。

無知深化問題

Craig批評近年亞洲已成為塑膠污染的主要源頭。「因為無知和貪方便。每次拍攝回來,我都覺得很悲觀,污染似乎無法停止,但當我們到學校舉行講座,學生對塑膠的禍害認識很深,又讓我覺得有希望。」他1996年首次定居香港,在世界各地居住過後又輾轉回到此地。「剛來港時我每天早上去深水灣游泳,但近年海面的垃圾漸多,我要推着大堆垃圾划行,不然會被打中頭或肩,非常噁心,因此我不游了。與本地老泳客聊天,他們說二三十年前這裏水質清澈,甚至能看見魚類在珊瑚之間暢游。」

「隨着污染愈來愈嚴重,我開始對留港有疑問。在這裏5天,總有3天會喉嚨痛——但世界上哪裏沒污染呢?」他笑言,幸好自己沒有孩子,如果有,他或許會搬回澳洲老家塔斯曼尼亞,「那裏的環境比較原始」。但轉念又慨嘆,當人類不斷摧毀環境和耗盡資源,地球哪會有什麼「安全地點」?與其自保,推動改變才是最需要做的事。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攝影:陳縱宇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