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月30日

李夢 藝術拾趣

金煥基藍色祖國

提到韓國當代藝術,金煥基(Whan Ki Kim,1913至1974年)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這位生於韓國西南安佐島、 中年後定居紐約的藝術家,窮盡畢生氣力, 試圖在韓國傳統藝術與歐美抽象主義之間建立關聯。

金煥基十幾歲的時候,曾到日本求學,直到24歲才回到首爾。當時的日本藝術深受歐洲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等流派影響,金煥基也因此頻繁接觸畢加索(Picasso)與米羅(Miró)等人的作品。

如撥雲見日

他在那時期的作品中,已開始運用「拼貼式」手法,挑戰傳統透視技巧,藉由畫中意象傳遞自己對人對事的看法與態度。

煥基美術館館長朴美亭將金煥基的創作生涯分作兩段,以1963年藝術家參加聖保羅雙年展為分界線。

1963年之前,金煥基關注歐洲特別是法國的先鋒藝術潮流,甚至在1956至1959年這4年裏在巴黎居住,置身彼處流動的詩意中,尋找名家畫作中那種「強烈的歌韻」。

在寫給朋友的信中,他說巴黎的生活於他而言,「如撥雲見日」。

其實,早在巴黎短居之前,金煥基已嘗試勾連東西方藝術中的「歌韻」,以相對抽象的筆法描摹故國山水,以及韓國傳統文化中立意高潔的梅花與白瓷月缸等。他對白瓷格外偏愛,愛其簡雅端莊,故而時常在作品中摹其樣貌。

韓國畢加索

藝術家無意以寫實手法呈現白瓷月缸等意象,而是如立體主義藝術家那樣,將物件以及物件身處場景簡化為幾何圖形,憑藉點、線、面和色塊等,在畫幅中建構一處既虛且實、既沉靜又充滿童趣的場景。

不少人稱金煥基為「韓國的畢加索」,而在我看來,他與西班牙畫家米羅的風格更相近些。兩人都偏愛點、線、面等構型, 其作品不論內容抑或用色都飽含童真趣味。

在1963年聖保羅雙年展之後,金煥基移居紐約,繼續其對於點與線等圖像的探索,惟用筆愈發簡練,畫幅愈發純粹,再見不到具象與寫實的痕跡,甚至到了1970年代的《宇宙》以及《在何處以何身份重逢》中,畫布上只有一片一片的藍,如同一池湖水。

金煥基喜歡藍色,不論早期作品《藍山》抑或相對晚期的《宇宙》,畫面中常見大塊的藍。

在某次接受電視採訪時,金煥基提到,當他身處異鄉的時候,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韓國的天空與大海。

而在他的記憶裏,那些山水風景都是藍色的,清澈,純淨,像小孩子的眼睛。在人生最後的11年裏,金煥基住在紐約,迎來事業黃金期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面對身份的追問甚至焦慮。

畫中,他從未明言思鄉,但是那些時而厚重時而輕盈的藍色,又何嘗不是藝術家對於遠方山水最動情的凝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